2016.10
这个和古人共情的感受叫啥?
比如我看到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前半段是对所处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和描写,我不由自主的在脑子里形成了这个画面,感同身受,多少次在现实世界中,自己也处于并沉浸在这样的景色之中。
后半段是借景抒情,杜甫对自己一生的概括,包含志向与所爱之物。并看透了人生本质的孤独感,如那茫茫天际的一只孤独的沙鸥。
即使古代或非当代没有如今科技发达,即使他们知识量不及我们的十分之一,即使他们与我们相隔几千年……但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人事物的感怀、对于生命的捕捉,都是相似的。
最近又一次感受到了当代社会,包括自己的浮躁性。急切的想从历史和历史上的人中寻找精神的补给。
这种在历史中寻求补给,是不是「成为」一个人所必需的?该如何做呢?我以前一直忽略了这块,但现在是急切的想做到。
孙逸超答:古人和今人能够心灵沟通是很正常的事,传统中国人都是这样认识的。只是我们今天人才会惊讶,好像我们比古人聪明,先进。其实人也还是人,社会无论如何变迁,还是要做人。做人也要从头做起,不能说我们社会进步了,就不用从头开始了。这些,古人今人都一样。
汤富杰答: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就是人类研究历史的原动力
阿房宫赋就有类似的说法
跨越距离去考察
我来德国几次长距离的旅行都是和历史有关系…去拜谒二战名将隆美尔的墓地,去看苏联的超音速客机,去看德国的各个博物馆
然而人类的最大悲哀就是知道会重蹈覆辙,仍然不悔改
睿姐答:
一般意义上来讲,我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速度不在一个量级上。所以我们对于“古人”精神的共鸣,与我们品读早几年的科技论文有很多相似。人类不可能不背负历史前行,所有的历史都会在新生代中留下印记,以让我们不断进步。我们只是进步的没有那么快,倒退和重演悲剧,共鸣与神魂相交,只不过是盘旋而上的藤蔓中必然的一环。身在其中的我们,在孜孜不倦的传承中一点点成长着。
我问:你觉得从历史中获取你觉得从历史中获取灵感和精神满足,是必需的吗,你是怎么做的灵感和精神满足,是必需的吗,你是怎么做的
会啊。我们和历史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能够割断历史,我相信大家都会在历史中得到灵感
我觉得吧,我个人的成长基本不存在“刻意”。都是我自己的自然状态。
我看书听曲观风景,如果有共鸣我就好好体会,没有共鸣我就承认它不适合我。
我说:有时候我发现多去了解并理解每一个人的好习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Ta能做得比较出色一定是有其必然性的。博采众长说的就是这个吧。然后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这种想法,我可以举个例子。初中老师鼓励大家看名著。我翻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了三分之一,然后和我的语文老师讨论:“这本书太无聊了,我根本看不下去”。老师答曰:“看不下去就不看,它是名著就一定适合你看吗?”
基本来讲这也是我的观点。有的东西,会让我一次次泪流满面,刻骨铭心,但是换个人可能觉得味如嚼蜡。反之亦然。可见精神的共鸣也是各有特点的。
我觉得严引你就是那种很愿意接受不同的方式观点的人。所以你大可不必像我一样
嘉骅说:
所有的事物都有他们的时间尺度 我和孙逸超他们之间相隔的时间自然远小于和古人间的 但我们和古人间的距离放在地球的漫漫历史中也是微不足道的。
许多事物是可以超越时间的 又何况是这区区千百年
每次和系里去考察 做地质的都会说 这些岩石层存在了几百万年了 他们在这里看着这条河流淌了几千年了甚至看到过他以前向反方向流的样子。
这个时候就会很感慨人类的渺小 我们和古人其实没太多差别 特别是精神世界上 。
自有文明以来 人类就过着差不多的日子 有屋蔽身 有瓦遮头 夜晚有一盏灯供读书与写作 其他没什么留得下来的。
之前看一本书 作者说 他想要变成一本书 而不想做一个作家 因为书是不会死的 即使被销毁 也总会留下那么一两本 流落到远方的某个小书店 某个图书馆 我想这就是人类文明有很长的时间尺度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