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开端
想上网搜一下资料,10分钟后:“哎,我要干啥来着?”
这才发现,刚才被微信聊天勾走了魂。
这节课想读书,可是忍不住觉得小红书真好刷!感觉真爽,不像读这本书,根本没那么快乐。算了算了,就刷半节课!不一会儿,一下午过去了。
到了晚上,自己看着待办清单,懵了:我这一天除了刷手机,还干了啥?最重要的三件事,一件都没有完成,每一次都被手机勾了魂,每一次,大脑都被诱惑,转而向那更舒适的地方大把大把的浪费自己的时间。
看看图书馆周围的同学,更是发现一个恐怖的事情:有的人在奋笔疾书,有的人盯着书本走神,有的人在沉思,有的人沉浸在微信聊天,有的人学了一会儿,就继续刷手机……
仔细想想,这件事真是太恐怖了:你的手机,在不知不觉间抢占了你的大部分注意力,让你把原本用来做事的时间花在了“走神”上,不知不觉,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复盘了今天的学习时间,惊讶的发现:大部分时间用在刷小红书上,其次是微信聊天,然后是漫无目的的空想,最后是读书写作思考时间。
在刷小红书的过程中,自己总是会“惊喜”的发现:不知不觉,45分钟就过去了!一点不像读书,5分钟都显得很漫长。为什么读书就这么困难,刷手机打游戏就很容易呢?
02 为什么我那么容易沉迷手机?
今天读了《向上生长》,原来是“熵增定律”在起作用:在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持续输入能量就是死路一条。比如人不吃饭,会死亡,变成一种稳定的低活跃状态。
而所有的系统都有自毁趋势,这个趋势叫“熵增”。
我们为了维持这个系统,就得持续输入能量,这种持续输入的能量叫做“负熵流”。
而要逆着趋势,就要主动做功,就是需要自己付出额外的时间精力,而这个过程往往并不舒适,甚至充满痛苦。
比如读书,给自己的大脑输入额外的信息,就是输入“负熵流”,比如健身,给身体做功,当然我们需要主动做功,付出努力。
而那些顺应本性的,顺应趋势的,就会做起来感觉很容易,比如打游戏刷短视频,比如吃饱了就摊在床上,比如能不思考就不思考,直接用本能去反应。
明白了这个定律,我们就会发现:大脑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
读书读多了,大脑就会调整成更适合读书的模式;刷短视频刷多了,大脑就倾向于每天接受这种“快,多,爽”的奖励模式,再拿起书就会感觉很痛苦:太无聊了,读不下去!
比如自己今天刷了一下去小红书,然后在吃饭的功夫反思自己刷小红书的意义,是否是当下的目标,然后果断卸载,回到读书写作上;可以想象,如果自己之前每天都刷短视频,那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快速卸载一个如此让人上瘾的软件的。
03 如何“熵减”?
既然如此,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断“熵减”呢?
培养好的习惯,其中最重要的是,足够小,持续做,重开始。
比如作者上班很辛苦,“996”的他依然会进行阅读写作,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作者会强迫自己每天看两页书,最难的事情是做到书桌前翻开书,只要翻开了,后面的问题基本就解决了,不知不觉就能读上那么20,30页。
那作者的这个方法,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1.
足够小,够得着
当一个目标足够简单,我们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做。举个例子:让现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闭上眼睛3秒。你可能会很容易就做了,可是让你现在起身,做50个蹲起,你会做吗?大概率不会,大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太累了!我才不做呢!
2.
每天都做,修炼日日不断之功
与其靠自己看似强大或者看似靠谱的意志力,不如培养习惯,就像刷牙,每天都做也不会觉得痛苦,可是让你突然每天做500个蹲起,你一定会受不了。
3.
让自己处于合适的环境,强迫自己迈出第一步
“良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这句话自己真的是深有感触。
比如前两天自己一点也不想出去跑步,可是看看到了时间,自己换好运动服就走了出去,走着走着走到了操场,既然都出来了,那就跑一跑吧!当自己处于这个环境,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事,就是水到渠成了。
培养任何新的好习惯,都可以用以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