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论语》第53天——实力才是真正的底气

八佾篇

5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翻译】

王孙贾问道:“俗话说的,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巴结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上天,到什么地方去祷告求情也是无用的”。

【解读】

王孙贾是卫灵公手下的一个官员有一天,王孙贾跑来对孔子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媚”是取悦的意思。“奥”是一个屋子里的主神,掌管哲学艺理,一个家庭里有没有文化是奥神说了算。

“与其媚于奥神,不如媚于灶神”,意思是,与其整整天讨好主神,不如讨好灶王爷。这句话是当时流行的一个俗语。

奥神虽然身为家中的正神,但却高高在上,不太管实事。但是,灶神就不同了,他掌管着家中的吃喝用度,有句话叫“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说的就是灶王爷升天之日一定要祭祀。因此,百姓在祭祀的时候出于私利之心,对其十分看重。

这句话类似于现在的“县官不如现管”,与其拍领导的马屁,还不如直接讨好管事的,这样对自己的前程更有帮助。

王孙贾这么问孔子,是在暗示孔子自己在卫国掌有实权,讨好国君还不如讨好他呢!

面对王孙贾的诱导,孔子并没有上当,而是以“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作答,向对方明示道,如果违背了天理,昧了良心,必将招祸,到时候谁也帮不了。孔子这么说,既婉拒了王孙贾的私利相诱,也提醒他做官要走正道,否则不会有好下场。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个主张仍然有着重要借鉴价值。一个人如果出于一己之私,靠阿谀奉承、谄媚领导也许能得逞于一时,但最终必将身败名裂。其实,身在官场也好,人在职场也罢,只要走得正,行得端,能力出众,贡献良多,就没有必要去献媚巴结。

无论前路多艰难,你都要自己去打拼,哪怕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吃点苦,受点累,你会越来越有出息,因为这符合天道,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踏实的,坦然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