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12+陈璐
在从长汀做完活动回岩的路上,状态还不错,在车上短暂地看了15分钟。
昨天在去往长汀的“西伯利亚”—红山乡中心学校的路上,山路十八弯,我就在想这次带给孩子们的太少了,如果安排30分钟与孩子们围坐读读绘本,或是带一箱绘本留给孩子也好。这些孩子们哪有松居直先生的好运,在1950年代,松居直的妈妈就有晚安故事的意识了,而红山的孩子们大部分现在还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山里,父母在外打工。命运之神还是忙不过来,顾不到把世界每个角落都照顾到的。
松居直先生因为有幼儿时期的铺垫,哪怕他的母亲是为了让他快点睡觉而读的故事,但这良好的体验感,从倾听到读画的思维培养,绝对语感在那时已逐步养成,这就是绘本潜在的本质。
在P39中松居直讲到“绘本在自己阅读时,语言与绘画之间怎么着都有一道沟壑。因为会出现时间的落差,所有很难将二者融为一体。但是,别人读给自己听时,当场就能将二者合一。”
看到这里时,我在想怎么解释这时间的落差造成效果的不同?突然,我想到了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在参观旅游景点时,有导游陪同一边走一边介绍景点和没有导游大家自己走自己从网上找文字介绍,这两种体验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绘本特别容易吸引人翻阅,魔力很大,魔洞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