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先左右自己,才能左右世界。理财亦是如此,如何看清自己的财务状况和风险偏好,对于保障生活安全和理财产品的选择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如何看清自身的财务状况?
两个指标:资产、负债。
四个能力:应急能力、增值能力、负债率和偿还率。
看起来复杂,其实并不难理解,重点就在“两个指标”上。
资产有三类:
流动资产。留出日常月支出2∽6倍的“活钱”,可以灵活取用,以备什么不时之需。流动资产主要用来衡量日常应急能力。
固定资产。像房子、车子、土地什么的。
投资资产。买的基金、股票都算。投资资产主要用来衡量个人资产的增值能力,最好是能占总资产的30%。
负债也有三类:
消费负债。
自用负债。
投资负债。
用“负债”÷“总资产”,得出的结果就叫负债率。负债率最好不要超过60%。
用“每月还款”÷“每月收入”,得出的结果就叫“偿还率”。偿还率最好不要超过30%,影响生活水平不说,压力也大。
两个指标,四个能力,轻松搞清醒自身财务状况。接下来,聊聊风险偏好。
来个小测试吧,下面三种观点哪一个更符合自身状况?
想要高收益,但又怕损失本金。对收益要求不高,比银行高就行。但本金最好是一毛不亏,安安稳稳。
想要高收益,能够接受一定风险。涨10%很高兴,跌10%也可以接受。
追求高收益,接受高风险。说不定涨几十个百分点,甚至翻倍。也可能亏的一塌糊涂,腰斩秃头。
选1很可能是追求安全、稳定的风险厌恶者。
选2一般是想要一定收益又能承受一定风险的风险中性者。
选3大概率是追求高收益承担高风险的风险偏好者。
总结:
资产:流动资产(应急)、固定资产和投资资产(增值)。
负债:消费负债、自用负债和投资负债。(负债率、偿还能力)
风险厌恶者,风险中性者,风险偏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