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穿着尿不湿不舒服哭闹时,大多数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停下手头上的工作,赶紧帮小孩换一张干净的尿不湿,让他舒舒服服的。
其实这样做,只是解决了孩子当下的需求,站在长远的角度上考虑,我们应该尝试着稍微慢一点,让孩子等一等,让他从小学会忍耐,就可以让他一生受益。
曾经看过一个案例,雷奥,一个六个月大的婴儿,他在家里不停的哭,邻居担心会有什么事,于是跑过去看个究竟,却发现雷奥的妈妈从容地坐在门口修剪花木。邻居问她孩子为什么大哭,她微笑着说:“没什么,可能是该换尿不湿了。”等雷奥的哭声渐渐弱下来,她才不紧不慢地去帮雷奥换尿不湿。
雷奥在三岁的时候,明显比同龄的孩子成熟许多。同龄的孩子做事情总没有什么耐心,做事情做到一半就容易放弃;要求没有被满足就会发脾气;手里的零食还没吃完,又闹着要买别的东西......可是在雷奥身上,这些问题却没有出现。小小的雷傲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出特有的沉稳和耐心,而不是拿哭闹或耍赖当武器。
忍耐力是什么呢?忍耐力是指忍受疼痛和苦难的能力。这是一个大范围的说法,细分出来包括有人的体力,意志力,性格,心理承受能力等几方面,综合各方面都比较强的人,就是整体忍耐力较强的人。
假如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教育,缺乏忍耐力,那么长大后势必会在这方面吃亏,容易被自己的情绪左右,不能冷静的思考问题,不能承受挫折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懂得忍耐的孩子,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在以后的工作和交际上都更容易获得成功。
所以想要孩子有一个较好的忍耐力,就必须从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忍耐力必须要从小培养,如果错过了婴儿期,那么在幼儿到小学阶段就必须及时培养孩子的忍耐力。
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的孩子的忍耐力呢?
首先,我们应该刻意给孩子等待的机会。
如今很多孩子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哭哭闹闹,这些,其实就是因为从小没有过等待的经历。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六个大人一个孩子,小孩的一点点需求,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孩子根本就没有等待的机会,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
还是小孩需要换尿不湿这个问题。小孩哭闹是寻求帮助的信号,虽然为了培养宝宝的忍耐力,不能像救火员一样随叫随到,但也不能不闻不问,因为这样会让宝宝产生疑问,以为你不在乎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注意这个尺寸呢?
刚开始特意去训练孩子的忍耐力时,孩子哭闹时,我们可以等个三五秒钟,这个过程不要太久,一定要让他的正当需求得到满足,和孩子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同时可以鼓励他下次等待更长的时间。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慢慢延长这个等待的时间,可以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是让孩子自己哭一小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就会发现孩子慢慢没有那么急躁了。
等孩子可以和我们语言交流时,我们可以和孩子做进一步的沟通和解释,让孩子知道等待的必要性。比如孩子很喜欢吃糖,你可以告诉他这里有五颗糖,每天只可以吃一颗,第五天吃完再买,如果提前吃完就不能买了。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慢慢去学会耐心等待,而不是靠发脾气哭闹来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东西。
其次,我们不要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
人与生俱来的本能,饿了就想吃,渴了就要喝,一旦不如我们所愿就会用哭泣表示不满,这时我们作为父母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可以有意延缓一段时间。
当孩子想吃东西时,如果你刚好有其他事情要做,最好的办法不是放下手上的活,马上满足他,而是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让他先玩一会玩具,或者是坐着静静等一会,当你手上的工作忙完了,在满足他的要求。
当你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孩子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动画片,你可以告诉他,他可以看,但必须等爸爸妈妈先看完这个节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和我们一起看电视节目,让他知道等待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果孩子做到了,我们应该表扬他”你真有耐心,可以等爸爸妈妈先看完你再看“。
还有,我们大人应该做出正确的榜样。
很多孩子没有耐心,并不完全是孩子的问题,因为家长自己本身也可能没有耐心,为了不做出错误的榜样,父母应该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我们在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的时候,我们大人同样是需要去遵守的。比如不可以在饭前吃零食,比如去超市每次只能买一样东西,再比如看电视半小时需要休息十分钟......
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去遵守呢?
在引导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的过程中,我们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多一些沉稳,多一些耐心,这会让孩子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