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
尉迟恭拒娶公主
崔仁师敢平冤狱
唐太宗的文臣,最著名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房玄龄的政治文学才能都很出色,善于思考;杜如晦头脑敏捷,遇事判断准确。太宗常说:“和房玄龄谋事,非杜如晦不能决。”【629.3玄龄明达吏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至于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这是一对贤明的宰相,后世称为“房、杜”。尤其是房玄龄,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不愿出头露面,作了许多大事好事,世人完全不知道。他们的功绩主要是提出大政方针和处理政事,算得黄钟大吕。【629.3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另一批朝臣,往往有那么几件动人的故事,使人感受很深,流传久远。
黄门侍郎王玮,是颇有名气的谏臣。
一天,他和太宗闲坐,有位美人(后宫妃妾的一种职位)在旁边侍候。太宗指着美人说:“这就是庐江王李瑗的爱妾,李瑗杀了她的丈夫才娶过来的。”【628.12以黄门侍郎王珪为守侍中。上尝闲居,与珪语,有美人侍侧,上指示珪曰:“此庐江王瑗之姬也,瑗杀其夫而纳之。”】
王玮听了,赶紧站起来,正色问道:“陛下认为李瑗娶回这位小妾,做得对,还是不对?”【628.12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纳之为是邪,非邪?”】
太宗也很严肃:“杀了人,再夺他的妻,你何须问我对不对呢?”【628.12上曰:“杀人而取其妻,卿何问是非!”】
王玮接口说道:“当年齐桓公经过郭公住过的废墟,问及遗老,郭公为什么失败的?遗老们说:‘善善恶恶。’桓公很奇怪:‘像你们所说的,郭公赞美好人,憎恶坏人,怎么会灭亡呢?遗老们告诉他:赞扬好人却不能用,憎恶坏人又不赶走他,当然要灭亡啰!’陛下,你知道李瑗是不对的,却把他的爱妾又封为美人,这跟郭公有什么区别?”太宗听罢,马上把美人送回她的老家去了。
【628.12对曰:“昔齐桓公知郭公之所以亡,由善善而不能用,然弃其所言之人,管仲以为无异于郭公。今此美人尚在左右,臣以为圣心是之也。”上悦,即出之,还其亲族。】
太宗叫太常少卿祖孝孙教授官人音乐。他是高级官员,主管礼乐,但不会演唱,自然教不好。太宗很不满,一再责备。【628.12上使太常少卿祖孝孙教宫人音乐,不称旨,上责之。】
温彦博和王珪劝谏太宗:“孝孙是高雅的士人,竟要他教习宫女,还不断谴责,是不对头的。”【628.12温彦博、王珪谏曰:“孝孙雅士,今乃使之教宫人,又从而谴之,臣窃以为不可。”】
太宗很恼火:“我把二位放在重要岗位,应当尽心竭力支持我。如今你们倒要讨好下属,欺负我。还要替孝孙说好话吗?”【628.12上怒曰:“朕置卿等于腹心,当竭忠直以事我,乃附下罔上,为孝孙游说邪?”】
温彦博连忙下拜,表示歉意。王珪不道歉,反问道:“陛下要求我忠直敢谏。我刚才的话有私心吗?是不忠不直?是陛下对不起我,不是我对不起陛下,当然不需致歉了!”【628.12彦博拜谢。珪不拜,曰:“陛下责臣以忠直,今臣所言岂私曲邪!此乃陛下负臣,非臣负陛下。”】
太宗被顶得无言可答。第二天,跟房玄龄谈起:“自古以来,听取刺耳的意见是很难的。我昨天责备温彦博和王珪,很不对头,整夜睡不好觉呢。”【628.12上默然而罢。明日,上谓房玄龄曰:“自古帝王纳谏诚难,朕昨责温彦博、王珪、至今悔之。公等勿为此不尽言也。”】
王珪后来出任礼部尚书,奉命担任魏王李泰的老师。太宗告诉儿子:“你侍奉老师要像侍奉我一样。”【637.3以礼部尚书王珪为魏王泰师,上谓泰曰:“汝事珪当如事我。”】
李泰每次见到王珪,赶紧下拜。王珪毫不客气地接受魏王的叩拜。【637.3泰见珪,辄先拜,珪亦以师道自居。】
王珪的儿子王敬直是太宗的女婿,南平公主的丈夫。原先天子的女儿嫁了人,对公婆不必行儿媳的礼节。【637.3子敬直尚南平公主。〔公主,上女也。〕先是,公主下嫁,皆不以妇礼事舅姑】王珪表示:“现在,天子注重人伦礼仪,我接受公主的叩拜,不是为了面子光荣,是在帮助国家推行礼法教化。”【637.3珪曰:“今主上钦明,动循礼法,吾受公主谒见,岂为身荣,所以成国家之美耳。”】于是和妻子一起坐在厅上,叫公主端茶送水,按平常百姓家的规矩,儿媳像个儿媳的样子。从此以后,凡是皇帝的女儿出嫁后都要孝敬公婆,这也成为一种规矩。【637.3乃与其妻就席坐,令公主执笲,行盥馈之礼。是后公主始行妇礼,自珪始。】
再看看赫赫武将尉迟恭吧。
他当同州刺史,回朝参与宴会,要按资格入座。有些人排在他的前面,他竟毫不客气地斥问:“你有什么功,坐在我前面?”【632.9同州刺史尉迟敬德预宴,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何功,坐我上!”】
任城王李道宗坐在下手,看不过意,劝他忍让些,他不仅不听,反而一拳揍在亲王的眼睛上,差点打瞎了。【632.9任城王道宗次其下,谕解之。敬德拳殴道宗,目几眇。】
太宗很不高兴,吩咐撤宴,把敬德叫到面前,开导他说:“我看到汉高祖诛杀功臣,一直很反感;想跟诸位共保富贵,让子孙们都享受安乐日子。可你并不清醒,多次触犯法纪。由此可见,韩信、彭越等人受诛,不一定全怪汉高祖呢。国家的纲纪,只有赏罚两道。特别开恩,不会再三再四无止境,希望你自勉自爱,以免将来后悔!”尉迟恭才真正醒悟过来。【632.9上不怿而罢,谓敬德曰:“朕见汉高祖诛灭功臣,意常尤之,故欲与卿等共保富贵,令子孙不绝。然卿居官数犯法,乃知韩、彭菹醢,非高祖之罪也。国家纲纪,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无贻后悔!”敬德由是始惧而自戢。】
过了几年,太宗调尉敬德去当鄜州刺史,临行时,跟他谈心:“有人告你要造反,什么原因?”【639.2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
尉敬德急眼了,一把搂起衣袖:“造反?我跟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是从刀枪丛中滚出来的!如今天下太平该享福了,就说我要造反,什么心肠?”接着,解开衣裳,丢在地上,数起伤疤来了。【639.2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
太宗看他那么委屈,也很难过:“穿好衣服,我不怀疑你。那么生气干嘛?我把女儿嫁给你,怎么样?”【639.2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
尉敬德一听,傻眼了,慌忙跪下,连连叩头:“陛下说的什么话!我的妻子虽说粗俗丑陋,但同甘共苦也有好多年。我没有学问,但听古人说过:富贵不能丢妻子,是真正的大丈夫,这点道理我还懂得的!感谢陛下的恩典,可我不愿接受!”太宗见他那么真诚坦率,就不再提起了。【639.2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
侍御史崔仁师也是好样的。
青州有人谋反,州县官吏到处抓人,监狱也关满了。太宗派崔仁师去复查。【627.12青州有谋反者,州县逮捕支党,收系满狱,诏殿中侍御史安喜崔仁师覆按之。】
崔仁师到达青州以后,帮囚犯解开枷锁,让他们洗澡理发,喝酒吃饭,然后宽慰开导。除了十几个首犯,都释放了。【627.12仁师至,悉脱去杻械,与饮食汤沐,宽慰之,止坐其魁首十馀人,馀皆释之。】
回到京师,崔仁师作了汇报,经过太宗批示,另派专使去处决犯人。大理少卿孙伏伽很担心,对崔仁师说:“足下平反,似乎太过头了吧?人情都是恋生怕死的,挨处决的这么几个人,看到大伙儿都放了,光要他们死,能甘心吗?弄不好要翻案,你就说不清了。”【627.12还报,敕使将往决之。大理少卿孙伏伽谓仁师曰:“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
崔仁师正色答道:“我很感激你的关照。不过,审理案件,最重要的是平稳宽大,决不可怀有私心,怕负责任。我心中有数,万一所见不及,出了错漏,放走犯人,我用性命来抵偿;一个侍御史换十个囚犯,让他们活下去,也心甘情愿!”他为了挽救无辜的百姓,并不顾惜自己生命。【627.12仁师曰:“凡治狱当以平恕为本,岂可自规免罪,知其冤而不为伸邪!万一暗短,误有所纵,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也。”】
孙伏伽听了,内心涌起一阵惭愧,叹息不已地告辞了。
朝廷专使到了青州,对首犯进行复审,这些罪犯都慷慨激昂地表示:“崔御史宽厚公平,没有冤枉滥杀,我们很感激,只求早死,报答崔公的恩德!”竟没有一个人反口喊冤的。【627.12伏伽惭而退。及敕使至,更讯诸囚,皆曰:“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无一人异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