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郝景芳的短篇小说《北京折叠》其实是在新闻里,也就是关于《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的新闻。国内的很多报道将其和之前获奖的刘慈欣的长篇小说《三体》联系在一起,这也自然吸引了很多关注的目光,其中也包括我。
在这则新闻里关于《北京折叠》的介绍很简单,只是说了个大概,知道内容是关于北京,关于折叠城市的,可是城市怎么个折叠法,折叠了的人如何生活,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一概不知。当时想着第一时间搜索一下小说文本的,但是并没有找到,随即也耽搁了下来,这一耽搁,就耽搁到了现在,近三年的时间。
你要问我,看完《北京折叠》之后什么感受?简单的一句话,那就是,我看到了社会阶层的巨大差异和底层人生活的艰难!而科幻,只是个外衣而已。
说道这里了,我觉得有必要将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
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
未来的某一天,北京这座城市被分成了三个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生活着500万人,
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共用,但彼此分隔,第二空间生活着2500万人,第三空间生活着5000万人。时间以48小时为单位,第一空间享有从清晨6点到第二天清晨6点的24个小时;第二空间从次日清晨6点到夜晚10点(16小时);第三空间从晚10点到清晨6点(8小时)。这三个空间彼此分离,上层空间不允许其他空间的人进入。
如果你不理解这三个空间的含义,好吧,我换个名词:第一空间——上层社会,第二空间——中产阶层,第三空间——社会底层。
看到这里,估计你该猜到了,没错!这是个科幻包裹下,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
而故事的主角叫做老刀,是个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他为了让自己的养女(糖糖)可以上幼儿园,冒险为一位生活在第二空间的硕士研究生(秦天)喜欢的一位生活在第一空间的女生(依言)送信的故事。他的整个旅程充满了危险,也正是这样的旅程,我们才可以看到不同阶层之间巨大的差异和作者对于阶层固化深深地担忧。
阶层固化应该说是个眼下我们这个社会都很关注的热点话题,一直不缺少话题性,有时候结合自己身边的情形看,我们内心的体验可能反而会更深。
我自己生活的农村地区,眼下适龄的儿童又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很多父母都会拼了命的想让自己的孩子上个很好的小学。因此不惜一切买学区房,即使买不起学区房的,也要掏借读费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还不错的其他小学里,其实想想看,这就是阶级固化的隐忧所致。
我们都害怕自己的人生才刚起步,就被社会无情抛弃了。
可是,问题在于总有家庭困难的孩子,父母是无法给予他们更好的受教育的条件的,而假设留在乡里的小学呢,则面临着没有老师来教,或者无法留住老师的困境,于是差距就在孩子刚刚接受义务教育的那一刻就产生了。
我们当然可以假设优秀的孩子是可以在后来的努力中,跨越这层鸿沟的,但是仔细想想这毕竟只是少数而已。
用网络上很流行的一个词形容,这就是细思极恐吧!
如果你对于上面提到的例子很有感触的话,或许你就会更加明白《北京折叠》的意义所在!
我们必须得承认,《北京折叠》不能算是“硬科幻”,或者说没有《三体》呈现得那么丰富,可能唯一的科幻元素就是关于城市折叠的构想,大地翻转,空间休眠这些,更主要的是以48小时为一单位的设想,以及最底层人只能生活在黑夜里,且只有8个小时的构思。
在说明小说的主题上,《北京折叠》有点像《三体II 黑暗森林》就像刘慈欣通过褐蚁开篇一样,郝景芳也融入了自己对于社会深深的思考,她很担心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有一天会失去被社会所需要的价值,继而享受不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借用书中的话语:
“命运对他就像偶尔显出形状的云朵,倏忽之间又看不到了。他知道自己仍然是数字。在5128万这个数字中,他只是最普通的一个。如果偏生是那128万中的一个,还会被四舍五入,就像从来没存在过,连尘土都不算。”
我不想说,底层人物的命运如同一只蚂蚁一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警醒。如果说这个短篇小说的最大价值是什么的话,我想大概就在于此吧!
我们终要看到自己的成就,以给予自身动力,又不能忽视问题,从而防微杜渐,我想这才是我们对于未来社会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