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了《驱动力》三个内容:
1.积极性误区
例1: 某公司发现销售的鲜鸡蛋中经常有装到烂蛋,为了防止再有此类事情发生,对抽查到装了烂蛋的员工进行罚款。开始时鸡蛋的质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不久,抽检到的烂蛋不减反增,为什么呢?
可能开始员工会比较小心翼翼,以防犯错被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因为这并不是发自员工内心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或者某一次犯了错之后,当Ta适应了之后,就不怕第二次,第三次了。
例2: 一个小学生,老喜欢拖着作业不写。家里为了让他及时完成作业,承诺每次按规定时间写完作业就奖励一块钱。开始时小学生欣喜若狂,天天积极主动去写作业,得了1块钱之后就跑去小卖部买零食吃,但是过了不久,他就觉得1块钱太少了,也因为能经常吃很多小零食,所以也吃厌了。家里不得不提高奖赏额度,他才肯把作业按时写完。
当小学生不断得到满足之后,幸福感也会不断地递减,他会慢慢失去动力,需要更大更多的奖赏才能使他往前。
2.第三驱动力
第三驱动力,就是我们心里想把事情做好的欲望。这种欲望,可以让你变得异常强大,即使你是小矮人一个,也可以打倒巨人歌利亚。
就像我们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第三驱动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加入小灶群,打败懒惰的巨人,坚持每天写作输出,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3.外界刺激源
①自主
一件事情,如果是自己主动去做的,或者自己主动选择的,更容易做好。如果是被迫的,例如当你刚要洗碗时,旁边的人说:“洗一下碗。当你刚想关水龙头时,旁边的人说:“够了,可以关水了”当你刚拿起扫把,旁边有人说:“扫一下地,太多垃圾了。”我想,你肯定会气得要发火,本来你是主动去做的事情,但是总被人指挥来指挥去的,你肯定想反抗。
②专精
在自主的基础上,我们要适当增加难度,这样才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③利他
《摔跤吧!爸爸》中,吉塔在最后一场决赛前问爸爸她该采用什么技巧,爸爸说,“你要做的,就是让人们记住你。如果你拿到了银牌,你很快就会被忘记。只有成为冠军,才能是榜样。而榜样,永远不会被遗忘。”随后指着不远处的嬉戏的小女孩说,“你看,如果你没有得到金牌,印度乃至整个世界的女孩子,都只能是一如既往的洗衣做饭,相夫教子。所以你不只是比赛,你是为所有女性赢取生存的主动权。”
此时的吉塔不仅想赢得名次,还发自内心想让外界更好——为所有女性赢取生存的主动权。在这两种驱动力的作用下,她终于打赢了难以对付对手。
碎碎念:太困了,暂时先写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