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倦冬眠。
每个季节都是令人想睡觉的时节,尤其对于学困生而言。某男生坐在第一排的专属位置,一动不动,头微垂,过了一会儿我居然听到了轻微的鼾声。喊醒后又秒睡,惩戒治标不治本。课堂上容易犯困的学生都是学困生。奈何春天来了,春困犯了。
睡不饱是青少年常受困扰的问题之一,睡眠不足影响情绪和精力,也影响学生的学业水平的关系。《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指出,易醒早醒,入睡困难是最主要的睡眠困扰,其中手机是导致睡眠问题的一大重要因素。喜欢熬夜的人体现在:延迟满足感差。
春困怎么办?对待不同的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能是晚上没睡好,也可能是对所学任务不感兴趣。对于学困生,由于他们的内驱力不足,那就要借助外力因势利导。办公室同事谈论此事,颇有同感,年轻的W老师给支招,你得会夸他们。夸他们能让他们心情变好,心情好了就更爱学习了。我会夸他们人长得好看,字写得好看。我批改作业时发现某学生今天听写对了5个,昨天只听对了3个,那么我就夸他有进步。记得我第一次进班,就看见某学生眼睛长得好大噢,就夸长得真好看。旁边的X老师接唱了一句"眼睛瞪瞪像铜铃",把我们都逗笑了。X老师接着说,上课来点润滑剂,讲点他们之间的段子,效果可能更好。不仅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还要具备脱口秀的才能,把课上得更有吸引力一点。
交流和分享之后,沉淀反思自我。教育的本质是点燃而不是驯化。既然春困犯了,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来点积极的心理暗示。陶行知先生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智慧教育的大师,陶行知先生坚持正面教育,不失适宜的进行鼓励引导,用一颗美好的心灵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最典型的范例是《陶行知和四颗糖》的故事,那四颗糖分别代表尊重和理解,信任与支持,赏识与鼓励,宽容和体贴。当我发现学困生按时交作业的人数有所增长时,我一一点名并对他们予以表扬,那时我看见了一些孩子的嘴角微微上扬。
当春困犯了,说明课堂的设计还不够有吸引力,或者不够合理,也许远超出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因而,在课堂设计之前需要备学生,备教材,使难易程度切合实际,那么犯困的几率也会降低。
春天是一个让人十分舒服惬意的季节,若孩子不再犯困,而是想歌唱,想吟诗,满眼生机,斗志昂扬,那么他们真正的春天也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