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蔡澜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一件小事:他去一家餐厅吃饭,看到一个小伙扮成小丑,用气球扎出各式各样的动物图形,把来吃饭的孩子逗得很开心。他每周来两次,每次一个小时,一次700元,这只是他的副业,他的主业是送快递。蔡澜先生问他怎么学得的这一手绝活儿,他笑着说,自学,买书自学,多试几次就会了,可以增补收入,还能让别人开心,何而不为?蔡澜先生很佩服不已。他如果只是抱怨他爸妈拼不过别人,工作太辛苦,整天愁眉苦脸,那么他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可想而了。他就是不愿被生活改变的人。
在这物质主义已经完全占主导位置的今天,我们听不到任何让人觉得舒服或善意的话语,也很少看到真诚或耐心的微笑,周围的人群似乎都在讨论如何赚钱。
我听过很多的士司机的抱怨,也看到过很多服务生不耐烦地翻白眼,好像很多人都不热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很多人都在挣扎着想走出现在的状态。相信这背后必定有爱的驱使,为了父母,为了妻子丈夫,为了孩子。但难道不是“爱让一切劳作变得甜蜜吗?”还是我太不世故,不理解当中的辛劳和苦楚,才会一厢情愿地希望所有人都能在他们的生活中找到快乐?
很多人都十分疲惫,没时间关照自己的内心,问问它是否丰足,是否圆满,是否还有一点点位置让自己喘喘气。
一次跟朋友她们去福建的东山岛。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深䆳的夜空上点点星星和海上的渔火连在一起,海风习习,我们在退潮的海边烧烤,吹海风,看渔火。那边是几位年轻人拿着吉他,手拉琴在那自弹自唱。在他们周围一下子围满了人。有老人,有年轻人,有孩子。大家跟着他们唱歌拍掌,张恴妹的《听海哭的声音》。那刻,大家忘掉了白天的匆忙,忘掉了为生活奔波的脚步,忘掉了生活中的烦锁,尽情地歌唱。在那一刻,我看到了轻松,自由自在,舒适,开心,快乐。
在工作之余的时间都被手机,电视,电脑占去,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那一张张从手机上抬头的呆滞的脸。很多人忘掉了我们生活中还有书。忘掉了那淡淡的书香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和力量。
我很少看到有人在路边或者餐厅看书,仿佛那样会被当成异类。不过我还是喜欢“那个飘着梨花,有河水环绕的小镇,有无数的老人坐在长椅上边,或看书或聊天。”
或许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爱好与追求。不管怎么样,只要按我们自己的内心去做就好,如何有时间还是多看看书。一本书,一杯茶,一首老歌,就是一个满足的下午。
(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