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认知天性》刚读玩前三章。虽然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实验来说明他们理论的科学性读起来有些啰嗦。但是里面提到的方法和我多年来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相吻合那就是反复阅读没有用。只有小规模无评价性的考试才有用。
其实读到文章的只要观点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还不是考试,而是家庭作业。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家庭作业也算是考试的一种。你可以理解为一种检测。那为什么看起来同样的学习时间同样的学习方法。为什么学生们的成绩会差这么多呢?学习好的孩子通常情况下学习压力真的不大。我补课班里几个学习最好的学生整天嘻嘻哈哈的玩的可开心了。反而最努力的孩子成绩最差。每天熬夜熬到半夜的孩子们真心没有学习好的。
是什么造成了孩子学习效率低?学习过程糊弄呢?之前作业班的学生无论多仔细的看着他们抄作业。也是屡禁不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看着写作业这件事是不是本身就有很大问题呢。
为什么要看着一个人做一件事?看犯人么?犯了什么错?你被老板看着完成什么任务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反感呢?或者换个角度。你小时候被家长看着写作业,写不完就又打又骂的对你来说真的有用么?是不是大部分精力都用来观察父母在哪儿呢?班里有个孩子有个提别奇怪的特异功能,如果他在哪写作业,如果情不自禁的唱起歌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什么的时候一定是他爸不再屋里。这是他自己跟我说的。好多次在家写作业的时候突然间没开来由的心情好。不知道为什么。直到又一次他判断错误唱起歌被他爸给骂了他才意识到原来这种没来由的心情好知识因为他爸不在家。就算他爸在楼下他在楼上写作业他想一颗心也悬着。大部分的经理都在和家长斗争。
再回到咱们前面说的小规模随堂检测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的事情。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对考试都是恐惧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无论考好考坏都是一种折磨。这都已经不用举例说明了。网上段子一大把。这主要是我们国家教育评价体系导致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一考定终生的现状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上清华的十种方法》其实那篇文章有点标题党的意思。没有具体举例到底是十种方法,但是至少可以说明我们国家已经尝试改变现状一考定终生的现状。全面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放孩子们真正的做自己。 目前主流的一考定终身的策略真的已经不适合当代的社会环境了。清华大学的学生也不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