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确定之后,我一直在思考,郑州究竟有没有“资格”做中心城市。
原因是很多人看到郑州之后,会对这个城市的面貌感到失望,会说:就这?
郑州扩张的速度不算是特别快的,至少赶不上号称“每天都不一样”的武汉。我记得2006年的时候,沿着大学路往南走,还是很大一片农村的矮房子。更遑论南三环了,直到2008年之后,郑州市政府开始给城中村大规模拆迁,而三环路的建成在我的记忆里也是2012年之后的事情了。
在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郑州市不慌不忙地一点点地建设着。
从建成面积和人口增速来看,建设地确实有些慢,据一个调查报告显示,郑州市的人口密度竟然比北京还要大。还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就是郑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早已超过五百万辆,在所有的城市中,这个数量是十分惊人的,排名全国第二位。但是郑州市的交通拥挤情况却没有北上广深严重,这得益于郑州市不断地建设高架桥、下穿隧道以及快速路。当然还有加快建设地铁等交通设施。
这样看来,其实郑州市的发展是很有成效的,大概的思路是:不断加深交通枢纽的发展地位。不单单是市内的交通建设,郑州市同步进行的交通建设还有米字形高铁以及航空运输建设。
在这个方面,郑州市几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米字形高铁确定了郑州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地位。同时中欧班列开通运营,2019年1月12日,中欧班列(郑州)去程和回程班列首次抵达绥芬河口岸,标志着中欧班列(郑州)继阿拉山口、二连浩特、霍尔果斯、凭祥之后的另一条重要出入境通道开通。郑州线路的开通不单单是满足了我国战略需要,而且加强了郑州的交通枢纽地位。
近几年,在郑州生活的我明显感到,郑州市政府,为了“配得上”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开始逐步强势发力。
在建设方面:不断美化城市环境,道路集中整修,一环十衡十纵的精细规划,一改往日的粗放型街道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面貌。同时,建设了很多小型、微型公园。也建成了例如西流湖公园等大型公园。
在文化建设方面:陆续开设了郑州艺术中心、黑川纪章纪念广场、郑州西部CCD中心,今年还投资建设了一个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文明需要。
在鼓励创业和建设艺术工厂方面:建成了瑞光创意工厂、芝麻街等既能吸引创业者,又能突出城市名片的艺术片区。
这样粗略地看一下,郑州还是很优秀的,至少这座加载了中原人民希望和期待的城市,在用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着,让自己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