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
午后的大雨像倒、像泼,带走了蝉鸣和炎热,留下了朋友圈里“到滨州来看海”的喧嚣和海的世界。一路积水,没有出门,照例循着“读写训练营”的光前行。学习了韩世文老师的《教育写作的“三重门”》、阅读桃夭老师的《种下一间教室》。
“2021年10期目录”《快乐日记》征稿群中的群发消息打破了安静,忍不住翻了翻编辑的截图,是欣喜也是期待。10期封面人物是我班学子刘子轩。作为子轩成长的摇篮,我班的全家福也有幸在封二展示,子轩的日记数篇也得以刊登,这是莫大的奖励和鼓励。尽管是预约内心还是激动满满。这是两年的厚积薄发也是坚持的见证。
“在你的语文教学经历中,能够给多少孩子带来学习语文、阅读文学的真正兴趣,能够激发他们做这些事的是兴趣。”韩世文老师在《教育写作的“三重门”》中多次提到了“坚持”、“日记”、“兴趣”。“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一直相信坚持、日积月累的力量。作为语文老师,我在带班中一直将日记视为写作的基础,没有日记的作文是不完整的。从一开始的眉头紧蹙到后来的成为习惯到今日的发表,需要时间更需要毅力。还记得刚刚接手他们时,我用人均一株万年青以参与“观察日记大赛”的期待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种下——观察——书写”,言之有物的记录让每个日子充满期待,一份责任与担当也根植于心。当养成习惯后,班级故事、读书故事、心情日记都自然而然的成为日记的一部分。有感则长、无感则短,日久天长,在每个清晨这些文字都会变成晶莹的露珠绽放芬芳。
“写起来比什么都重要”、“坚持写才可能有成效”、“不读不写,越读越写”韩老师用“三得”总结了职业的敲门砖感受到坚持的力量。于你与他于学生这份坚持自带光芒。就如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来源于席延飞老师的《要做就做NO.1》)“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坚持的人并不多”这是我经常与学生交流也是经常告诫自己的。子轩之所以能被《快乐日记》选中封面人物不仅仅是因为他文采飞扬、感想独特,更因为他比别人更多的付出。当有同学应付了事时,他依然让每段文字都完整;当作业繁多焦头烂额时,他依然奉上最美的文字。一句话,只要有子轩日记的地方都是美文美篇。也这是这份自律成为第一个登上《快乐日记》封面的人物。初出茅庐时成长的一隅也坚定了“长大我要当作家”的梦想。尽管梦想遥远但并非遥不可及,有目标就有努力的方向。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韩老师在分享中提到的兰老师、常生龙院长、刘悦老师是跨越“三重门”的典范。路虽远、行则至,心中的执念慢慢升腾:跨越这写作“三重门”,通过课堂的实践通过育人的实践通过写作的实践,向着那个大家爱戴的好老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