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活得比较成功,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一定清晰和明确的。话说这三观,我其实一直没有在意过,而且也一直不清楚,人必须有这三观,所以我的人生是很混乱的。《穷查理宝典》里面查理非常成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他喜欢研究痛苦的根源。所以,我目前混乱的人生,也在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痛苦根源呢?今天通过灵慧的心灵写作方法,突然扒拉出了自己的根本原因就是三观不清,三观不清后也造成了自己的目标不清晰,目标不清晰,最终自己的行动就像是无头苍蝇,所以会一事无成。
其实我对三观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记得在中学的时候政治课上就学过这三观,但是,当时学习的并不透彻,所以今天再重新来温习一次,彻底理解一下三观是什么,以下是从网络寻找的三观的答案:
人生观,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观是你对自己这一生总体的期待,你觉得作为一个人,就应该这样这样这样。比如你是想成为有钱人,过别人羡慕的富裕生活;还是想成为高官,用权力来服务人民(也可能是为了赚钱);还是想成为一个旅行者,去体验世界的精彩;还是想成为一个老师,教书育人;还是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有智慧的人,不让自己活得糊涂;还是就想做一个普通人,有车有房,安稳的过日子......
价值观,对你来说什么更重要?
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都会依靠内心的一套价值体系,选择一个相对而言更值得的去做。在你的这个价值体系里面,借钱的时候金钱更重要还是朋友更重要,找女朋友的时候外表更重要还是品行更重要,跳槽时薪水更重要还是平台发展更重要,周末享受生活更重要还是为事业学习更重要......
世界观,世界是什么样的?
整体来说,世界观是庞杂的、模糊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世界是客观的,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带着成见去看待现实世界,并把偏见强加于自己的现实观。我们学会了依靠观念来理解现实(而不是通过观察),去假定现状与我们观念中预想的相似,这比自己亲眼观察现状要来得方便。举个例子,我个人认为世界是由需求驱动的,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满足别人什么需求。
最后强调一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不断变化的,根据你的知识结构、主观意识的改变而改变,这也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过程,永远没有极致。
再通过我和玉莲姐聊天她对我引导的理解上来解释这三句话:
人生观:我是一个很贵的人,贵在精神,贵在品质上。除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同时,更要以梦想来造福他人。
价值观:自由比物质更重要。诚实、自尊、自重、勤劳、自律,有爱心,这些是我的优点。
世界观:我是唯物主义,一切以客观事件为参考,而不是意识。
可能说起来比较抽象,是的,当初我在听到这一遍理论的时候,我也觉得抽象,但是当集中的读了一段时间的书后,才会发现,这些东西在成功人士上显性和隐性的都具备。很早成功的名人,会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把这三观就确定好了,这些只能从书中的记录去学习和收获。大家说,伟 人可能太抽象了而且是通过书籍写出来的,不可靠,但在我身边的玉莲姐,真实存在的一名女子,她虽然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子,却在18岁就明确了自己的三观,而且一直也是这样做的。在她剩下的20多年间,取得了让人惊叹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就和突破,最终获得了她自己想要的互赖的婚姻、甜蜜的爱情、聪明伶俐的可爱女儿、财富自由的品质生活、而且快到50岁却活出了20岁年青人的精彩,成功从传统的家具行业转型为一个作家,是一个自带光芒的领袖女性。
所以,我了解到了这三观对于一个想要有所成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也庆幸,自己在今天灵慧写作的过程中,抽丝剥茧的找到了自己的根本原因,并且准备为自己建立最着急使用的7个思维模型来解决问题。具体的思维模型对于个人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大家想要得知是思维模型是什么,大家可以参考《穷查理宝典》里面的普世智慧章节,里面介绍的比我更清楚,而且是原汁原味。
我是一个反面教材,到了30以上,才发现自己的三观不清,找到了痛苦根源;如果我的痛苦根源能给大家一些收获,我也很欣慰,因为我也给予了他人力量。
但是同时,我也是幸运的,没有糊涂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