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报名了书法的线上课程,老师推荐了4本关于书法的书籍。其中一本是《书法—18个关键词》。
这是一本理论书籍,读起来枯燥无味,但培养一门爱好就好主动的了解关于它的方方面面。
零基础的我硬着头皮读完了,惊喜的发现,到后面越读越有感觉,大致确立了对书法的框架构成。
这本书总体生涩难懂,仍然有很多理论搞不清楚,倘若面前有幅书法作品,我依然不能分辨出彩之处。
但书中有2个观点在我这一个月的临帖中感悟很深。
一是模仿,二是坚持。
模仿,不是简单的照着写,而是要达到和原作者一样的字为佳。
这非常困难,因为好的作品往往都包含着作者当时深切的情感。
比如 《寄侄稿 》《丧乱帖》中,书法家任情恣意,不顾一切的自由挥洒,那种不可预见的千遍万化,在他们的其他作品中很难发现。
那怎么模仿才行呢?
书中提到大书法家--米芾。
只要到手的魏晋时期真迹,米芾没有一天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地临学,晚上收到小匣子搁在枕边,以备随时翻阅。
对晋人书迹的倾慕还使米芾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宝晋斋”,这种对前人不遗余力的研习致使米芾可以临摹古人的书法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真的应了那句最古老的鸡汤“成功的人是两种,一种是傻子,一种是疯子。”而米芾恰恰把这两种都占据了。
坚持,书法看起寥寥几笔,实则包含了运动形式,书写时的节奏,提,按,绞转都有各自的精彩。
看起来简单的一竖,但可以通过粗细的变化来展现其独特性,方能不显死板。
而书写时的一气呵成,字字流畅,更是锦上添花。
把握写字的技巧,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达到,之后才能加上个人的写字特色。
掌握字的技巧,需要在临习时,注意哪个地方做的不够,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哪个地方写的太滑,哪个地方写的过于生涩,一一克服这些问题,就会越来越接近原帖了。
对我而言,临摹了一个月的石鼓文,每次写字前都会读帖,对字的整体空间规划做到心中有数。
逐渐地临帖不再慌张,笔画愈来愈刘畅,对自我也是一种鼓励。坚持每天临帖也变得不在困难。
古代大书法家都是通过像傻子一样的临帖,不断的坚持才掌握了写字的技巧。对于今天的我们比古代有太多优势条件,随时可以买到各个大家的作品。但缺的就是坚持不懈的毅力。
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
半年的毛笔课后,我应该还会看这本书,那时的心得体会又会不一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