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刘老师的分享《做自己,随他说》心里也有无限的感慨。是呀,现在我们有多少人30岁以后,甚至20多岁,就已经在浑浑噩噩的度日了,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是什么?日复一日的消磨时间,一边埋怨生活的枯燥无趣、一边安于现状。可能他们偶尔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碍于周围人的眼光,周围人的评论,或者是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只是那么想一想就放下了。日子也就会在这种一边抱怨,一边无奈,一边叹息中一天一天的流逝了。
其实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又有多少呢?我们能在这个世上留下什么呢?可能能证明自己的只有实力、只有能力,而不是别人说了什么,别人看到了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我从2013年考完心理咨询师证,就在想着学习什么样的技能才能真正对这个社会是有意义的,因为比较关注家庭教育这一块,而且自己也有着深刻的体验,觉得如果说家长都能参与学习了,成长了,那么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家庭,也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家族,也或者会是一个民族。因为整个国家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一个个家庭又是孩子成长的源泉。在现在信息时代,日益日新月异的信息给了我们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也给了现在的孩子更多的压力和负荷,所以说,如果我们家长不仅跟着孩子的步伐去学习,去成长,可能早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了,他们想的是什么?他们要的是什么?他们的痛苦是什么?烦恼是什么?这些您都了解吗?你可能说我自己的孩子我怎么能不了解,这还真的未必,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了,她还愿意跟您分享她的烦恼和快乐吗?你还能知道他想的是什么吗?他最感兴趣的事情是哪些,最痛苦烦恼都有哪些?他以后想做的事情有哪些?可能您都不一定能答得上来。
家庭的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只有我们的土壤的土质改善了,孩子才可能在这个环境里安全的温暖的,有力量的,积极向上的成长,他才能拥有更多的力量,更多的信心,更多的勇气去面对现在的学业,人际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压力、挑战和挫折。
从2015年跟随刘友龙老师接触到《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这样的一个心理学的流派,也渐渐的明白了,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家长能给予孩子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关注正向,关注解决,关注现在与未来,关注成功经验,关注一小步,让我逐渐的走出之前的封闭、狭隘、挑错的思维。慢慢的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多的是稳住自己,尊重理解和倾听孩子。更多的放手和支持孩子去探索他自己的人生,寻找他的人生的方向。当我通过一天天的学习、坚持努力的成长,也看到了孩子令人可喜的、惊奇的变化,“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做自己,随他说!我们家长的成长,一定会给孩子带来更深的影响和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