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皆有病,万幸还有救
依赖共生在成年人的比例大约是98%,并且成为大多数人苦难的原因。
《依赖共生——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型人格》一书,去年朋友就已向我推荐,可惜当时没有坚持看完。这本书在我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作者书中所列举的依赖共生的特征,当时的我觉得每一条仿佛说的是我本人,我好像就是书中那个量身打造的依赖共生者,这也是我没有勇气在当时看这本书的原因之一。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依赖共生有何症状与特征
你是否也有依赖共生的症状呢?
下面就为你们列出依赖共生的主要症状,看看你是否中招了却不自知呢?
l “沉迷”于人
l 感觉被困在受虐和被控的人际关系里
l 自尊心地下
l 需要别人持续的赞同和支持
l 感觉无力改变破坏性的人际关系
l 需要酒精、食物、工作、性爱或其他一些外部刺激来分散注意力
l 心理边界不明确
l 感觉自己像一个烈士
l 讨好别人
l 无法体验真正的亲密和爱
这本书大部分时间都安静地躺在我的枕边,而我却一直没有勇气翻开它,究其原因是我不能接受自己是一个依赖共生的人,我害怕承认自己是需要依赖他人而存在的人。如今,心态上的转变,以及思维角度的转变,让我选择正视依赖共生这个普遍且严重的问题。
再次翻看这本书时,我惊讶的发现自己依赖共生的特征减少了很多,究其原因,是我选择了与自己和解,和自己过往的经历和解,试图努力去完成分离的课题。我明白自己作为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并不是需要依赖他人去完整自己的不完整的个体。
小心你身上这些类似的表现,如果超过一半,那么依赖共生早已悄悄找上了你。
l 你无法区分想法和感受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l 你寻求他人的认可和关注,以让自我感觉良好
l 别人有问题时,你会感到焦虑或内疚
l 有些事情你不想做,但为了取悦别人,你还是会去做
l 你不了解自己的需要或需求
l 你依靠别人来定义和关注你的需要
l 你相信别人更了解生命对你来说是最好的
l 但事情没有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时,你会有些崩溃。
l 你会为别人和别人的幸福花费所有的精力
l 你试图向别人证明你值得被爱
l 你不相信你能照顾好自己
l 你认为别人都是值得信赖的
l 你会理想化他人,他们辜负你的期望时,你会失望
l 你用发牢骚或撅起嘴的方式得到你想要的
l 你感到未被赏识或不被重视
l 事情出错时,你会自责
l 你认为自己不够好
l 你害怕被人拒绝
l 你过着现在的生活,就像时环境的受害者
l 你害怕犯错误
l 你希望别人更喜欢你、更爱你
l 你不会向别人提要求
l 你害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生怕别人会拒绝你
l 你会让别人伤害你而不是保护你
l 你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自己的决定
l 你发现很难遇知己独处
l 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你会假装没有发生在你身上
l 你让自己一直很忙,这样就不用考虑其他事情
l 你表现得好像不需要任何人,不需要他们为你做任何事
l 你认为所有人和所有的生活,要么全是好的,要么全是坏的
l 你会用说谎保护和包庇你爱的人
l 你刚到害怕、受伤和愤怒时,尽量不会表现出来
l 你发现自己很难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
l 你在生活中很难有乐趣和自主性
l 你在大多数时候都会心情焦虑,也不知道为什么
l 即使你不能从工作、吃喝或性爱中获得很多乐趣,你还是会这样做
l 你担心别人会离开你
l 你感觉被困在一段关系里
l 你觉得自己要用威胁、操控、乞讨或者贿赂别人的方式得到你想要的
l 你用哭泣获得你想要的
l 你觉得别人用感情控制你
l 你害怕自己的愤怒
l 你感到无力改变自己,也无力改变你所处的境况
l 你觉得别人应该为了让你感觉更好一点而作出自身的改变
依赖共生是什么
依赖共生是一种成瘾行为?依赖共生或是一种心理疾病?依赖共生抑或是一种精神疾病?
医学界的大多数人,早期将依赖共生定义为一种原发性疾病,并将其与酗酒和成瘾等行为联系在一起,依赖共生被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治疗的希望,同时对于羞耻与成瘾行为联系的强化,让拥有依赖共生症状的人,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从“疾病”中恢复。
《依赖共生: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型人格》一书的作者:巴里·温霍尔德和贾内·温霍尔德,则从发展心理学角度,重新研究和定义了依赖共生。他们认为:依赖共生是个体在童年早期未能完成的一项或多项重要的发展任务;其重点问题则在于没有完成婴儿与父母的早期分离任务,即没有完成一次新的诞生或心理出生。
那么作者所说的在童年早期没有完成的发展任务是什么呢?这是个体从出生到3岁,最重要的两个课题:联结与分离。
联结是指孩子从出生起,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建立起来的安全联结,尤其是母子之间的联结,而建立联结的最佳时间是从出生后的最初几分钟开始,到出生后12-24小时后结束,因此,在这里建议父母或者家中长辈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通过皮肤接触或者情感回应等方式来与之建立联系。
一些人认为养育孩子是母亲的责任,于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不仅仅身体缺席,而其情感也缺席,导致孩子没有很好地与父亲建立安全的联结。父母或者成年人与孩子的联结,来自于对孩子的照顾,及时恰当地回应其情感,及提供和满足孩子关于养育、生存、安全等需求。只有与父母或者值得信赖的成年人在儿童时期,建立安全信任的联结关系,在其成长过程中,才会学会与他人建立安全的联结关系,形成一种无条件的爱而不是畸形病态的亲密关系。
因此,在成长过程中,留守儿童与在外工作的父母,双方之间没有安全且令人信任的联结,这种血缘关系上的亲密关系,并不能在实际相处过程中,让他们有十分浓厚的情感基础,因为彼此之间的联结因为父母的离去而断掉,也就是所谓的“失联”。
个体只有首先同父母和照顾自己的成年人之间建立起安全联结,才能在其他人际关系中建立联结,如家庭、学校、公司、社会等。
分别则是孩子与父母在心理上的分离。依赖共生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联结与分离的任务没有完成,因此很多成年人会在心理上依赖别人,缺乏强烈的自我,不能与他人在情感上分离,而寻求依赖共生的关系。
分离阶段的孩子,不仅要完成与父母心理上的分离,而且还要完成心理上的出生,让你变得更自由,能够开始掌控自己,感受到自由的力量,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如果一个人没有完成分离的课题,很大程度上只能靠着与他人依赖共生而存在,因为他不知道当前的需要和想法,究竟是自己还是他人的需要和想法,没有形成独立的思维,更没有成为独立的个体。因此,这些人将自己存在的价值放在依赖共生关系中,企图通过这样的亲密关系来实现自我意义。那些“沉迷”于人,或者沉溺于酒精、食物、工作、性爱或者其他外部刺激的人,便是情感上没有完成心理出生,需要找寻一段依赖共生的关系,进行依附,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感。
依赖共生是由于生命最初6个月的发育创伤造成的,干扰了安全联结过程的完成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发展任务。
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共生
理想情况下,一个人的发展过程,将经历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时至6个月左右,孩子与母亲建立联结和信任的依赖共生。
第二阶段:18至36个月,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分离阶段。
第三阶段:3岁至6岁左右的独立,孩子能够有很多时间自主行动。
第四阶段:6岁至29岁的相互依存,主要任务是培养一体和分离之间自由转换的能力。
但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依然停留在第一阶段:即依赖共生。在亲密关系中,尤其是恋爱关系中,依赖共生导致双方试图通过将不完整的人组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共同的、完整的人,他们关注的人总是对方,希望对方能改变和成长,彼此重新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母子之间的共生关系。
依赖共生同样适用于其他亲密关系,人际交往中,一方扮演母亲的角色,另一方则扮演着依赖母亲的孩子的角色。扮演孩子角色的人依赖对方,而扮演母亲角色的人,依赖对方“对自己的依赖”而存在,两者彼此之间互相依赖,这种乍看是爱情的关系,实则是一种病态的关系。
因此,这也能解释为何很多情侣伴侣之间,总是试图对方作出改变来达到自己的期望,如果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两人之间的冲突矛盾便会显现,如果对方不做出改变,便会用所谓的情感绑架去强迫对方改变,最后的结局要么是对方改变,要么是分手告终。
亲密关系中要求对方为自己改变的一方,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婴幼儿或者儿童。在儿童的认知里,他们天然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相信自己被他人照顾是理所应当;相应地,如果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回应和满足,长久以来,他们便会认为被他人忽视、抛弃和虐待,所有的原因和过错都源于自身,于是他们心中的愧疚感、羞耻感和自卑感会愈发严重。因此,很多人在亲密关系破裂后,便会习惯性的把过错包揽在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不够优秀,不够漂亮,不够帅气等原因,导致关系的破裂。其实,这一切都只因为他们自身的依赖型人格在作祟。
发展性创伤与依赖共生
依赖型人格又是来源于个体所受到的发展性创伤,导致本应该在3岁时完成的心理出生这一分离的任务迟迟没有解决,因此内疚和羞耻便成为了依赖共生的常见情绪。
依赖共生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从胎儿时期到分娩时期,再到发展阶段所经历的“发展性创伤”。
那么如何识别发展性创伤呢?
下面可以做一个小测试,看看你是否存在发展性创伤呢?
将符合自己情况的数字填写在每个问题前,最后计算你的总分,识别你的发展性创伤程度。
1=从不符合 2=偶尔符合 3=经常符合4=几乎总是符合
l 我难以接近我在乎的人
l 我觉得相对于自己,他人更能掌控我的生活
l 我似乎不愿意尝试新事物
l 我在减肥方面有些问题
l 我和我说做的事情都很无聊
l 我很难接受别人的帮助,即使我需要别人的帮助
l 我在压力很大时,能有最好的工作表现
l 我很难承认自己的错误
l 我往往会忘记或不遵守自己制定的协议
l 我在有效管理时间和金钱方面有些问题
l 我会使用恐吓或操纵的方式解决冲突
l 有人跟我吵架时,我会有些受到个人攻击的感觉
l 我很难给予和接受赞美
l 自己或他人让我很失望时,我会很暴躁
l 我往往会将问题归咎于别人
l 我觉得内心很空虚,像有一个巨大的空洞
l 我很难对我的未来有积极的态度
l 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像是有一个紧绷的弹簧
l 我焦虑时会暴饮暴食
l 我感到空虚和孤单
l 我倾向于质疑别人的动机
l 我觉得自己不被人爱
l 我很难界定什么是我想要或需要的
l 当我陷入冲突时,其他人就能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l 我倾向于对那些让我心烦的人和事反应过度
l 我觉得我的情感起伏就像是在坐过山车
l 我很难将一些修身养性的做法坚持下去
l 在生活中,有些重要的人抛弃了我,忽视了我的情绪
l 我和难专注于我在做的事情
l 想起童年时,我的头脑一片空白
l 我在亲密关系方面有些不好的经历
l 我难以入睡和保持好的睡眠质量
l 我在某些人在场或某些情况下会感觉“如履薄冰”
l 我回避某些地方或情境,以免使自己想起过去的经验
l 过去发生的事情,会噩梦重演
l 我的想法似乎有自己的生命
l 我总是关注别人怎么说
l 我倾向于回避那些会让我苦恼的人或事
l 童年的真实经历和我对童年的记忆有很大的差距
l 我很难明确自己内心的感受
40-82分 说明你有一些发展性创伤
83-120分 说明你有中度的发展性创伤
121-160分 说明你有重度的发展性创伤
仔细留意评分3或4的选项呀,从这里你可以找到有关自己发展性创伤的线索哦!
上面的小测试中,你已经知道自己是否存在发展性创伤了,它们来源于婴儿和儿童时代的情感以及有关养育、保护、安全和引导等需要,没有得到成人及时恰当的回应。一个人在孩提时代,从成年人那里受到的或为无意识或无知的照顾,导致的发展性创伤,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严重的影响。
比如,一些人在学生时代,拼命的学习和努力,只希望自己能成为令父母骄傲的孩子,满足父母期待和想象中完美孩子的模样,企图通过这样去获得父母更多的爱和关注。渐渐地,这些孩子,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拼命努力,却迷失了自我,分不清自己所做的事情和自己的需要,究竟是来自于他人的期待,还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其人格和思维的独立性更加难以形成,故而更加难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不及时认识到发展性创伤所带给他们的影响,了解其依赖共生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他们亲密关系中,将很难摆脱依赖型人格。
那么发展性创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l 父母或成年照顾者无法满足孩子对养育、保护、安全和情绪调节的需求
l 母亲或其他主要照顾者情感冷漠、毫无反应或疏远
l 持续地忽视其他主要照顾者情感冷漠,毫无反应或疏远
l 持续地忽视孩子对舒适、刺激和情感的基本情感需求,在压力下尤其会这样做
l 父母无力帮助孩子及时、重新调节自己的情绪
l 持续忽略孩子对身体接触的需求,特别是肌肤接触
l 主要照顾者的反复变化会破坏或阻止安全的联结的建立
l 与母亲或其他主要照顾者过早、反复和过久地分离
l 未确诊、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疼痛疾病,如绞痛或长期耳部感染
l 父母对孩子长时间的苦恼不提供安慰
l 被信任的照顾者的背叛,成年人利用儿童满足他们对爱、触摸、情感支持、安全和保护的需求
l 养育儿童过程中不一致或不充分
l 儿童生命早期的6个月内,母亲患有抑郁症或身体疾病
l 早产和侵入性的医疗救助措施
l 分娩时与母亲的身体长期的分离过程
l 母亲在怀孕和哺乳期内使用药物或酒精
l 妊娠期内侵入性的医疗手术,如超声和羊膜穿刺
l 药物引起的难产和分娩
上述情感和关系体验,若发生在一个人的儿童时期,那么很有可能造成个体的发展性创伤,导致其在亲密关系中形成依赖共生行为。
很多人会将自己童年时期与父母的相处经历和模式,无意识中被延续和复制到子女的养育之中,这种无知的照顾,无形中形成了下一代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创伤,阻碍其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联结与分离课题的完成,塑造出下一个依赖共生者的悲剧,循环往复。
中国的父母在教养孩子的模式上,他们正在以自己被养育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子女,他们不了解儿童的情感需求,降低了儿童与成人建立安全关系的能力,使其产生创伤后压力,导致其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共生行为。
对于父母来说,当子女在家庭中时,可能会暂时掩盖父母儿童成长过程中,因为发展性创伤而产生的依赖共生行为,但当子女离家后,因依赖共生而产生的人际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便暴露出来了,依赖共生的一方,想要更进一步的亲密关系,试图对方改变,双方互相角逐拉扯,直至亲密关系破裂。这些都是源自于其童年时期的情感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的发展性创伤留下的后遗症,换句话说,依赖共生就是发展性创伤的产物之一。
现实社会中,很多父母并没有将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而是将他们看作自己的延伸,将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和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将接孩子视为满足自身未能实现梦想和抱负的载体,并且设计孩子去实现这些梦想,以获得父母的爱,这种有条件的爱,在亲密关系中,是不正常的情感,如果孩子最后没有达成父母的期盼,父母便不会给予其关心与爱,让孩子处于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之中,于是,为了避免被抛弃,以及得到父母的爱,孩子便会和父母形成一种依赖共生的关系,父母依赖于孩子帮忙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孩子则依赖父母对自己有条件和前提的爱,这种畸形和病态的情感,造成了孩子成长中的发展性创伤,阻碍孩子完成与父母心理上的分离,因此孩子无法学会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只能一直停留在依赖共生阶段。
虽然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属于依赖共生的依赖型人格,但是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靠着依赖共生来寻找和体现自己的价值,试图完成自己在儿童早期没有完成的安全联结。在这段关系中,一方社会功能低下,需要依附外界的人或事物,另一方则依赖于对方“对自己的依赖”,彼此体现各自的价值感。双方既是共谋,也是受害者,这一种看似爱情的关系,实则是一种病态的关系,希望大家早日摆脱在亲密关系中依赖共生行为,下一篇文章将为大家带来如何摆脱依赖共生陷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