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来临,白天晚上的温差之大,再加上忽上忽下变化的温度,极大地考验着每个孩子监护人掌握穿衣的分寸和尺度的能力。每天早上,打开二宝的班级群,总会有几个家长,弹出请病假的要求。每每此时,想起我家二宝在幼儿园就读了将近两年半以来请病假的次数,真是我最大的安慰了。二宝已经大班了,还有半年就要幼儿园毕业了。可是细细回忆起来,我只给他请过两次病假。一次是中班上学期,也是现在这样的季节,晚上孩子突然发烧起来。天气预报第二天是下雪。果然第二天,白雪皑皑,如期而至。看着昨晚刚发过烧,略显疲态的二宝,担心去学校后会发烧反弹,思虑再三,便给孩子请了一天假。可让人意外的是,当天孩子在家并没有再发烧,而是和我在雪中追逐嬉戏,并拍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第二次,也是发烧。但是这一次,却没有上一次幸运,同样请假了。第二天在家中用过中餐后,我就带着孩子上床睡觉休息了。睡着后,再度发烧。我清晰地记得,那天下午他班级刚好有手工做寿司的活动。难能可贵的一次机会,居然因为他突然发烧遗憾错过。
总而言之,差一个月就满两年半的幼儿园生涯,孩子只请过两次病假,我想应该属于少之又少的了。说不定也是请假次数最少的一个孩子了。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吃饭。吃完饭,她匆匆忙忙回家去了,临走前。忧心忡忡地说:"孩子感冒了,挂了几天的水都没好。明天还得接着挂。"感冒发烧这样的小问题,我家的两个孩子几乎没去过医院,都是我自己在家护理用药。有时候烧得较高的时候,也会整晚夜不能寐,隔两个小时量下体温。其实在外面天寒地冻的情况下,给孩子里三层外三层裹粽子的穿法后,把孩子送去医院治疗。孩子忍受寒冷和困倦的双重痛苦,个人觉得其实无形中会加重孩子的病情,不利于恢复。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曾经也是那个看到孩子发烧就手足无措,乱了阵脚的妈妈。有些知识也是被迫去学习。记得大宝半岁的时候,也是听信医生的话,在发烧38.3度的情况下给孩子输液了。当时输液的护士是我认识的朋友,她建议我不需要输液的。可是因为我更加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又担心寒冬腊月的天晚上高烧不退,还是要来医院。最终还是输液了。后来我自学了一些知识后,才知道低于38.5度的话,根本没有给孩子输液的必要,甚至是在侵害孩子的身体,破坏他本身的免疫力。我想起朋友当时的好心提醒,再想起那些农村留守儿童,被年迈的老人带到医院,听凭医生处理的情况,心悸不已。从那以后,两个孩子发烧都没去过医院。如今,大宝10岁了,二宝6岁了,他们输液的次数屈指可数。
有时候仔细想想,作为一位职场妈妈,要兼顾事业和照顾孩子。确实是心力交瘁。特别是我这种,大宝7岁前。他们的父亲都和我分居两地的。每天白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还要打起精神带孩子,然后左右各睡一个,哄他们睡觉。要知道,如果完全将孩子们扔给离我工作地很远的奶奶,隔代老人对护理知识的一窍不通和每次生病将孩子全权交给医生处理,也会增加孩子生病的次数。所以,孩子们3周岁之前的每一个夜晚,都是我亲力亲为陪伴在他们身边。拥有母亲细心的爱,这爱里,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看,是不愿让孩子扎针而努力的决心,是给他们食品把关,好习惯养成。
愿每一个妈妈,都能学着克服最艰难的时期,给孩子的健康树立起一道无形的保护屏障。这是不可估量的人生"财富"。背着两只小蜗牛奋力奔跑的蜗牛妈妈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