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遗憾在26岁的这一年“学习”到专注的重要性,希望还不算太晚。
我是个喜欢一心多用的人,从小就是。仿佛有个无形的手催促我,时间在我眼中尤为宝贵,因此总是争分夺秒。我也一直对自己可以一心多用这一点引以为傲。吃饭时看电视已经是常规操作,尽管爸妈一直说这样不好,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我喜欢在看电视剧的同时和很多人网上聊天,在等待回复的间隙,甚至还能刷个短视频软件,背几个英语单词之类的。我最骄傲的是考研时我可以边在操场跑圈,边听耳机里的课程;走路时不时背几个单词;洗澡的时候拿上自制的防水小卡片背专业课的内容。我以为我是传说中的时间管理大师,一切尽在我掌握,但也正因为这份骄傲,我忽略了:上英语课做数学卷纸的是我;上数学课只顾着抄板书思想在开小差的是我;回家边做作业边玩手机,看杂志,听音乐的是我。所以我好像一直在学习,也一直没在学习,其实,大部分的时间,我什么都没有做。
现在的我在一家私企工作。公司对于效率的要求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明明没有“摸鱼”,甚至时常加班,但工作成绩还是不够好。我和关系要好的同事交流,得出了一个结论:那些准时下班却业绩突出的同事,都没有戴着耳机。而我戴耳机不止听音乐;在工作难度不大时,甚至听完了三体全集。我想起了有个走路的时候无法做到看手机的同学,她每次收到消息,都要停下脚步回复,然后继续向前走。当时我在诧异和打趣,现在想来,这或许是一种高度的专注。恰逢生活中很多其它的琐事,我决定尝试着专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后我坐公交和地铁不再只盯着手机;我在做家务时不再总要找点东西看或听;走路时努力好好走路,工作时不再听音频,不在每天上班前就开始为一天的繁忙杂乱而烦躁不安,尝试专注于当下看到的每一个难题。于是我理解了,“吃饭时好好吃饭”的意义。活在当下的每一秒,在这一刻只有我和我这一刻置身的场景和当前需要面对的人和事,我发现生活变得美好很多——用心把当下要做的每一件事做到最好,便没有了揣度“之后事情会怎样的”焦虑不安;在休息时好好休息,而不是将所有时间缝隙努力填满,我便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激情去迎接下一个挑战。这关乎到保有对一切事的信心和热情,然后,全力以赴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度过最好的每一刻,才有可能,收获不留遗憾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