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面试,自己作为面试者经历了好多场,也有做为面试官,面试过别人。本次课程分享面试经,发现很多自己都有踩过的坑,也有看到别人跌在这些坑里。其实都是没有用心,没有充分准备好的表现。
(^^)找工作前的准备
1.多久前开始准备:提前半年
一如果是新人,如毕业生,应该提早半年去了解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
二如果是已经工作,也要提前半年去了解市面的行情,技术薪资等。
2.如何准备
第一,看文章,看测试从业者需要的知识体系
第二,职业群,看大家的工作情况和需要技术
第三,招聘网站,了解当前城市的薪资水平,补充欠缺点,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3.准备啥
一是用心写简历,后面详谈
二是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总结自己的擅长点和缺点
三是看自己的期望职位的要求,对比欠缺点,linux,代码管理,DB,SQL语言,SQL脚本,行业知识。最重要也最基础的:测试理论
PS:我属于中途转到测试职位的,不过大学是读计算机类专业,所以提前了三个月去了解测试工作,那时候把手机放在客厅,老实的认真读了一个月的测试理论书和初步复习了SQL。不足的是那时候的我,并没有加入职业群和看论坛的文章,主要是看书本的知识。所以当时对比较新的一些东西如敏捷测试没有重点去了解
(^^)一份用心的简历
1.需要几份简历?
看职位和要求,最好定制简历,显得有诚意
2.如何写?
一是写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负责过的项目及担任的角色。知识和技术,结合自己的情况写了解,熟悉或者精通。但不要写什么都精通,但要求就3到5k,一看就很假。
二是也最好不要写无用的如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同事相处融洽等
三是要求薪资要和职位,城市相匹配。
四是作为it人士,简历最好不要网上通用模版,要能体现一个技术人的简历
关于这块,说下我的想法:如果你是已经出来工作过了,最好不要再写你学校的社团啊班干部那些事情了。当然,技术证书或跟工作相关的项目经验可以写写
最近的一个面试,简历上写了会使用loadrunner,会用monkey工具对app发送伪随机事件等,但是一问三不知,所以尽量写自己真的会的东西,不然一问就露馅了
3.面试官筛选简历的套路
一是看关键技术字眼,如linux,jenkins
二是看项目负责内容,所在职责
三是简历要素,如薪资范畴,建议写出期望薪资,不要写面议,除非是大牛。这样节省双方时间
(^^)接到面试通知需要做啥
1.是否要去和值得去
跟Hr简单了解,包括团队情况,对职位的定位,让Hr发一份详细的邮件,注明官网等。若不匹配,也不会浪费双方时间
这一步真的超级超级重要。 当初我就是,人家叫我去面试,电话里我就说好可以去,没有细致地去了解职位情况。导致有些公司去到,不是发现与自己的期望不一致,就是自己达不到人家的要求,身心疲累
2.补充知识,巩固测试基础知识
恶补职位需要的知识,如技术类的,但也要巩固基础知识,八个周期等。但是若平时注意积累,恶补技术类知识则会比较明显,所以注重平时学习
3.面试完及时总结
每一次面试都进行总结,才能在面试中成长,俗话说的吃一垫长一智
(^^)面试的注意事项
1.面试前
一是提前到
二是无法准时到,则提前知会Hr
三是带简历
2.自我介绍
介绍名字,自己的测试工作,负责内容,擅长内容等。负责内容不要就写用例,提bug,跟进等
#有时候,有些面试官也会希望听到简历上没有的东西,因为你说的东西,简历都有写了,人家就不想重复听。 这个看情况
#有些面试者,就说了自己的姓名,在哪里工作了几年啊啥的,然后就来一句,就这样了没了,你直接问我吧!我自己觉得这种比较醉
3.项目介绍
介绍项目是什么类型,用户量,团队,成长遇到的问题,自己的角色,负责内容介绍
4.那些难回答的问题
一是印象深刻的bug:发现问题要深究原因,能体现自我成长能力
二是上份工作成长了什么:项目流程,测试流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跟进能力,对团队认识的了解,敏捷测试,线上问题定位等,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三是为何离职:可以实事求是说明。面试官主要是为了了解上家情况,了解应聘者看重下家的什么
补充下,回答问题的态度也很重要。最近问一个面试者,参加需求会议时,他的角色是什么,一般会做哪些等。他的回答让我挺意外的,说需求会议都是他们在上面说,他就直接拿着手机对下具体的需求,你知道的,测试其实在需求会议上没啥云云。。。这反映出来的工作态度问题,而且没有明白测试人员的真正职责
4.面试过程的提问阶段
可以问团队情况,项目架构,用哪些技术,公司对职位的期望等
另外,薪资社保等不要问技术面试官,因为他们基本不管这些
5.谈薪资
薪资一般是跟HR谈,最低接受多少,根据自己情况如实评估,不过也主要是看自己看重的,成长还是看薪资
6.如何确定面试结果
几天内,一般三天内没结果,希望不大,但有些公司流程的确比较久
自我感知,在聊的过程中其实可以感知出来的
主动出击,的确很想去的,可以主动问Hr
(^^)最后的总结
这节课真的体会良多,但最后还是抵不过下面两句话的完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