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写文章说要做不被大公司毁掉的年轻人,那我来写一篇不被自己毁掉的年轻人吧!
许多人做一份工作三到五年,然后会遇到各自职场瓶颈,就是觉得要再往上晋升的位置就这么少。在掌握了一些行业内的工作技能之后,开始觉得工作枯燥,似乎在原地兜圈。
其实会有这样的感受,主要是源于我们做事情的宽度,在一个行业领域的视野宽度和广度有限的情况下,要如何继续深耕,就变成许多人会面临的困惑。
我曾经有一位同事,他学习做项目管理的时候,别人用Excel做表格,都是用鼠标点击,然后套入函数。而他的做法和别人不一样。
他利用工作空档去学习如何运用各种快捷键,来缩短自己的工作时间。
大家会觉得用快捷键,你能节省多少时间呢?还不是一样,顶多节省个几秒钟。
可就是因为节省了几秒钟,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检视表格和内容的完整性。
而我那位同事,也因为对于Excel表的函数相当熟悉,快捷键使用的很好,因而被高层邀请开始做一些部门的教育训练课程。
我们时常会发现在职场上,许多人在同一份岗位打磨三到五年之后,工作表现并没有明显的起色。
很多文章会告诉大家,你学会了什么工作技能,比如Excel、 PPT、时间管理,就可用比别人更高效方法的处理事情。
那么人为什么要高效的处理事情呢?
是为了给自己更多宽裕的时间,去处理更多复杂的事情,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在该奋斗的年纪,累积扎实的工作经验。
许多打鸡血的文章会马上在标题告诉你,某些人快速崛起,然后取得很令人称羡,甚至光鲜亮丽的成就。但是一般人想要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并不像鸡血文里面写的那么容易。
那些只用了一到三年的时间,就获得巨大财富的人,并不是我们应该眼巴巴学习的对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升节奏,不需要为此而感到焦虑。
有的人可以在工作岗位一年连升两级,或连升三级,除了被主管赏识之外,也是因为他们对于同样的事情,会有别于其他人有不同的想法。而那个想法就是“优化思维“。
“优化思维“,可以说是每个职场成功人士的基本核心价值观。比如,有的人做月度报告就会想着,唉呀,每个月都要做,反正套着模板交差得了,反正月度会议上总是要把它带过。
但是,也有的人他会去反复思考,我的报告内容够不够流畅?有没有吸引主管的目光?主管有没有抬头看?有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因此,当我们在工作中拥有了优化思维,这种心态可以帮助自己在一些看似枯燥的重复工作(routine)当中,去更精炼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以及深化一些细微工作的内涵。
所以你看,都是使用Excel表格,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到让主管赏识,甚至为部门做教育训练。有的人却为了一张表格,加班到半夜,假装很勤奋,却在会议上被草草略过。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遇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出神入化,去给部门做教育训练。然而,合理的优化本职工作的内容,确实是每个人必须重视的细节。
以前我常和团队伙伴讲,同事之间事情做得好,大家都是好伙伴。若互相责备哪里做不好,很难有情面儿去相处。就事论事很重要。你想啊,要是合作的事都没干好还互撕,人家连中午吃饭都不会想和你多说几句。
还有一种人,时常抱怨大环境不行,这令我想起赵本山说过的话:
其实赵本山说的也不完全对,他高估了一个普通人对大环境的破坏能力。
其实大部分的工作和环境还是很平庸的,差别只在于有优化思维的人,能够在平凡中见精彩。
还记得我另一位同事,他学音乐出身,后来因为兴趣去做了广告。他说:虽然我做不成音乐家,但是我要做广告业界有名的广告音乐人。
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在任何工作岗位上,看见更多的可能性。
复工第三天,祝大家工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