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体第二(3节)(以下正文、译文均摘抄自骈宇骞《贞观政要》)
贞观二年,太宗问黄门侍郎王曰:“近代君臣理国,多劣于前古,何也?”
对曰:“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近代则唯损百姓以适其欲,所任用大臣,复非经术之士。汉家宰相,无不精通一经,朝廷若有疑事,皆引经决定,由是人识礼教,理致太平。近代重武轻儒,或参以法律,儒行既亏,淳风大坏。”
太宗深然其言。自此百官中有学业优长,兼识政体者,多进其阶品,累加迁擢焉。
译文:
贞观二年(628),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近代君臣治理国家,多数比不上古时君臣,这是为什么呢?”
王珪回答说:“古代帝王施政,都崇尚清静无为,想百姓所想。近代的君主却只知道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私欲,所任用的大臣又都不是精通经学儒术的人。汉朝的宰相,没有不精通一门经典的,朝廷如果遇到疑难问题,都能引用经义来作出决定。因此,人们大多知道礼乐的规范,来实现太平盛世。近代重视武备,轻视儒教,有时又掺杂了法家以律治民的手段。儒家的道德规范既然受到损害,淳朴的社会风气也就受到了严重破坏。”
太宗很赞同王珪的意见。从此以后,官员中凡是学识优良又懂得治国要领的人,大多数被提高等级品位,多次得到提拔重用。
注释:
1、宰相:
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是主宰的意思。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的称为“中丞相”。汉朝与秦朝相仿,汉武帝时,起用了一批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
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左右仆射为当然宰相,再加上一些参预朝政的人,皆可称为宰相。唐高宗以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唐行科举,以诗文歌赋取士,大多宰相都是科举出身,自然这之中以文闻名的人不会少。
2、经:
指《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
PS :
1、王珪治国重在德治,视法治为破坏社会风气的重要因素。不知历史情况几何,但现实社会明显不合适,德治和法治应该是两条齐头并进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