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喜欢给自己定个目标,比如要看50本书,要减肥30斤,要赚30万等等……这个时候我们豪情万丈,觉得未来一切可期,制定的目标都能达成,心里面满满的斗志。
但是每到年底总结的时候,我们却都很沮丧——又过了一年的时间,可是目标还是目标,根本就没有实现,很痛苦,但是好在,马上又到了新的一年,又可能激情万丈地定新目标了……
为什么我们制定的目标总是难以实现?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更有价值的目标?
脱不花在《怎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中给出了答案:
因为我们制定目标,都没有符号4个标准!
哪四个标准呢?
有场景、有距离、有抓手、有阶梯。
1、有场景
你的目标可能是,我今年要看50本书。但是这个目标,缺乏了一个场景的动力,往往容易导致你在实操的时候,坚持不了。甚至在看书的过程中,焦躁不安,当遇到一点阅读困难的时候,可能还会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傻傻地读书啊,这不是死记硬背吗?这有什么意义?然后就放弃了。
但是如果我们给目标加一个场景,那么就会赋予目标更多的意义,而这个目标的意义越是重大,就越会给你持续的动力去坚持实现它。
比如说你把目标改成:为了能在年底的同学聚会里侃侃而谈,无论是国际、国内的问题,我都能有深刻而有见地的见解,我要在今年多看关于社会、国家方面比较有深度的书籍50本。
你看,只需要加一个场景,目标立即就变得有血有肉有深刻的意义,而这个目标,你把它写下来,就会时时刻刻地驱动着你持续地阅读相关的书籍,并且它就像一坐灯塔一样实时提醒你围绕这个目标做努力,那么实现它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了。
2、有距离
还是拿读书的例子,你之前每年都要阅读十几本书,然后你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我今年要读20本书。从十几本,到二十本,一下子就达成了,你看你只是在平时买书的时候,多买了一两本而已。
这种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达成的目标,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基本上也带不来多少改变。
3、有抓手
这一点就是上面的“有距离”的反面。我们说目标要有一定的距离,是因为我们为目标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成,但是还有种目标,却是“距离太远”了。
比如说一个内向,上台讲话都结巴的人,目标却写着要拿全国演讲比赛的冠军;一个文科生想要拿物理诺贝尔奖……
这一类的“伟大”理想可以有,但是不适合作为目标。
目标是要那种跟现实有一定距离,又不能太远,不切实际。
如果太过不切实际,那么这个目标也基本是没有可能实现,就是无效的目标。用脱不花的话说就是,能够“跳一跳,够得着”的那种,让我们能够有可能抓得住的“抓手”,才是好的目标。
4、有阶梯
这个也是从第2、3个标准延伸出来的。因为目标不能没有距离,也不能距离太远,所以我们再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最好有阶梯来一步步实现它。
一个重大的目标,可以切分成3-4个里程碑。然后把最简单的,放在最前面。
《刻意练习》中就提到,练习要有不断地正反馈,先取得简单的、小的进步,然后一步步地获得大的进步。
这也跟人性有关,假如你一开始就要实现一个特别难的目标,就很可能在最初的一段时间没有见到成效,没有获得感而感到心灰意冷,进而失去继续追求目标的热情。而把目标切割成几个部分,把简单的先做到了,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不断地保持甚至增加追求目标的热情,不断地获得正反馈,更好地实现目标。
OK,这是我学习脱不花《怎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的第二课所收获的知识,然后再把这一课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除了目标的四个标准,其他的都是我自己想说的话。这也是在践行我前面文章所说的:费曼学习法——把学会的知识教授给他人,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到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做一个近期理财的目标,严格按照这一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更有价值的目标,然后不断地刻意练习,达成这个理财目标。
顺带说一下,脱不花的《怎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这堂课是得到app的赠送课程,如果你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或者学习方法并不满意,可以去学习一下,课程虽然是免费的,但是质量真心不错,超过了很多收费的课程哦。我才学习了两课,就感觉收货满满,相信整套课程学习完之后,对于我的学习方法会有很大的提升!
感恩得到!感恩脱不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