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说:“做梦是幸福的,梦醒是残酷的,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在梦醒之后是无路可走的。”
对于这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梦里梦到的人,说明那个人正在被你慢慢地遗忘;也有人说:梦里梦到的那个人,说明对方也同样地在想你。我记得我在很早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梦里梦到的人一定要去见一见,哪怕是聊上两句,也算是,排遣梦醒之后,自己的失落感。自己也曾多次在梦中反复做着相似的梦,或有或无;有时梦醒了,什么也记不得;有时候,梦醒了,梦中发生的一切都犹如幻灯片一般,浮现在眼前,好像以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似的,这种感觉,刚好与“海马效应”所讲有点相反。
对于如何填补梦醒之后的这种虚实之间的落差,我一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1.如果梦里的一切都很清楚,我会把它们写下来,这样也许会让我好受些。
2.如果梦里的一切很模糊,或者根本记不得梦里发生过什么,一或倒头再睡,试图续梦;二或独自发呆,大脑像拨片机一样,一点一点地搜索着梦里的记忆残片。
3.若对方是自己的熟人故知,大可主动去联系对方,这或许是最直接,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梦里梦到梦不醒的梦》中,我曾写道过这样一句话:“做梦的人是幸福的,若梦醒了无路可走,我们大可不要去叫醒他。”现实中缺少什么,在梦中会极力地去寻找什么,从现实中的迷惘,到梦中的圆满,再到现实中的失落,这种类似“三角函数”的落差感,真的很让人讨厌。
没有把每一个梦做得圆满,就像在现实中没有把每件事都善终。梦醒之后总觉得自己的梦会缺失一隅,或明或暗,或多或少。但我始终相信,梦是美好的,梦里梦到的人,也是自己最不愿意忘记的。如果哪天你突然收到了我发来的消息,换句话说,那大抵是我在梦中梦见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