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一百三十)把酒对西山

海淀的故事(一百三十)把酒对西山

小留流第240篇

西郊农场养牛忙,大爷一生酒伴旁。

岁月如歌随风舞,朦胧醉眼对夕阳。

   上回说到,大爷一生好酒,不醉不休,转眼已近人生一甲子,人到60也叫杖乡之年,意思是拄着拐杖沐浴着家乡的阳光,一幅多么温馨,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大爷同样眷恋家乡海淀的阳光,得知搬家的消息,着急忙慌的赶回来,这不,一边与老爸聊天,一边看着屋里屋外追打跑闹的孩子们,乐的大爷嘴都合不上了,与老爸一商量,老爸更是欣然答应,有地方住,孩子也大了,我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照顾你是应分的事。唉吆,把大爷高兴的,乐的跟小孩子是的,就差原地蹦高了。


(大爷和我住的矮房子)

    瞧,这位蹦的有多高,他不是旁人正是我哥。拍这张照片时,大爷已经退休了,那就先说两句大爷退休后的事。之前聊过,枣林院有前院和后院,去后院的夹道就在我家房子边上,看图中矮点的房子就是曾经去后院的夹道,此时已经过不去了,后院早已变成大井胡同11号,这事等我上小学时会聊到。

   于是我家在这个夹道盖了个小房子,图中右边矮点的就是。您猜怎么着?大爷和我就住在这间小房里,那时没电视、没电脑更没手机,我家就一话匣子还不在这屋。其实,即便有话匣子也不怎么开,里面几个样板戏轮流地唱,人们熟的不能再熟了,有时外面听的人还带着话匣子唱呐。

   我这小屁孩听不懂这些,就知道疯玩,当然也饿呀,得,样板戏“沙家浜”里面的台词我记住了“小王,我这有块年糕,你吃了吧。。。”我常想,他们真幸福,我还没吃过年糕呐,也不知道什么味?一定很解饱吧。

   尤其那位“沙老太”更豪横,她是这么唱的“伤痊愈,也不能离开我家,让你们一日三餐九碗饭。。。”天哝,一天可以吃上九碗饭,人家还是米饭,再回头想想我吃的什么,真羡慕他们。

   得嘞,还说我疯跑的事吧,玩起来不到天黑不回家,唉,回来躺在床上常常和大爷聊天,大爷给我讲了许多他年轻时拉洋车的故事,怎么用英文招呼老外,怎么去八大胡同,后来怎么去的西郊农场。您猜怎么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大爷总是拿个小棍捅我,一边捅一边说:大林、大林起来尿尿,不然又尿炕了,又要画地图了。。。

   孩子嘛,白天玩的太疯,晚上睡觉太死,我夜里是没少画地图,大张小张都有,还不带重样的。您猜怎么着?从中还能看出街道、胡同、辨出东南西北、分出春夏秋冬呐。嘿,或许老画地图的缘故,现如今对地图还有着深深的喜爱,估摸就是以前老画地图的缘故,哈哈哈,玩笑了。

   大爷说:他刚去西郊农场时,山后可荒凉了,过了安河桥全是土路,有时赶上下雨,自行车轱辘陷在泥里推都推不动。大爷这一说,立马让我想起有一次去看大爷,走到上庄路也赶上了下雨,好家伙,也是这样,黄泥滋满了瓦圈,根本推不动,总要拿树棍往下挑。

   大爷继续说:山前山后区别可大了,西郊农场属于昌平县,后来才归了海淀,有了永丰公社、上庄公社什么的,说到上庄公社还隶属西郊农场呐。甭管什么吧,大爷说的我是云里雾里,大多不明白,但有些我记得很清楚。

   就说上庄吧,60年代我也到过上庄水库,当时叫“东方红水库”,您听“东方红”这名字就知道什么年代的事。有朋友一定记得桥下水泥墩上有“东方红水库”字样,现在有没有就不清楚了。当时我站在大桥上看水库,嚯,湖水满清亮的,水库鱼老大了,都赶上我高了。

   或许与上庄地区有着深深的情缘,76年学校组织学农劳动也在上庄村,这不,2000年我还把家搬到了上庄南边的永丰乡,您瞧瞧。


(打牛草)

   大爷接着说:那时西郊农场很大,好多的畜牧队,养了好多的奶牛,吃的更多,于是周边开辟了很多专门种植青储的农田,不过这也赶不上吃。为保障产奶还要搭配很多精饲料,老玉米豆、大麦和豆饼什么的,当然最多的是干草,牛这东西一天到晚老得磨牙倒嚼,干草用量很大。

   说到干草,主要来自附近的村落,那时村民来钱道道少,孩子上学,两块五的学杂费都没个着落,学校也真有招儿,让学生在暑假的空挡打牛草。就是田间、地头,垄沟边的野草,打下以后背到空地晒干,一个学生要上交好多干草,一斤干草也就值个一分二分,老费劲了。

   说到收草,我赶紧问大爷,收干草的地方是不快到您单位的路边,下坡有个大棚子,边上还有个小房子,棚下有块比马车还大的铁板,那就是收草的地方吧。

   大爷接过话头说,就是那,那就是畜牧队收草的磅房,小房子里有大秤,也有秤砣。还有检验员负责查验干草,甭管谁送来的干草,都要在这检验成色过磅,然后定价,接下来就归畜牧队了,码垛的码垛,喂牛的喂牛。

   大爷继续说:我负责一群牛的吃喝拉撒,后来又去看水塔,就是你去过的那个水塔。


(老牛吃草)

   来,继续聊我大爷在西郊农场的故事,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回到畜牧队的大爷一边给牛续草,一边想着退休以后有了着落,唉吆,想想就高兴,一定要好好庆祝庆祝,喝上它一口,可兜里镚子没有,等着吧,只好等下月関饷了。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有一句唱词:早也盼、晚也盼、盼穿这双眼。。。这句话也应了我大爷,他就盼着関饷(发工资)。瞧,终于盼来了不是,大爷着急忙慌地买了一大瓶二窝头,破例买了半斤猪头肉。这不,早早又向牛栏里添草,路过的同事还夸呐:嘿,老张,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的,这么早。大爷埋头添着草,根本没搭理他,心话说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大爷又是一通的猛干,这才拄着叉子,一边抹汗、一边看着奶牛慢悠悠地吃草。咱们聊过,西郊农场地处西山脚下,蓝天白云,一栏栏的牛群和无际的青纱帐,景色可美了。今天又是秋高气爽,小风一吹特别的凉爽,还得说心里痛快的缘故。

   太阳老高了,金色的光芒把草垛染成了金黄,奶牛还高兴呐,哞哞地叫着还交头接耳呐:快瞧,铲屎官今天怎么了?莫非太阳真打西边出来的,弄这么多好吃的,咱赶紧的吧。唉吆,一个个奶牛甩开了大牛牙,拉开了一堆小抽屉,风卷残云地往里装啊。



(猪头肉)

   我大爷真卖力气,一叉子跟着一叉子,生生把草垛掏出个大洞,就差把草垛也扔进牛栏了。终于,大爷把叉子往地上狠狠一插,顺手拎起地上的布兜子,一屁股坐进草洞,好嘛,不知道的以为从哪来了一位云游的高僧。

   嘿,但见高僧大爷盘腿一座,兴致勃勃地从布兜子里掏出个草纸包,翻过来瞧瞧,好嘛,底部早被油沁的透明发亮,显现出一片片的猪头肉,凑近大鼻子闻了闻,这才满意的摊在干草上慢慢打开纸包,顿时一股诱人的肉香味飘散开来。


(二窝头)

   接着大爷又从布袋里掏出一瓶圆滚滚的二窝头,好嘛,爱酒人见到酒,兴奋的心情就别提了,打心底里乐开了花。但见酒瓶在大爷手里不由自主的掂了两掂、转了两转,酒瓶是压盖封口,这可难不住我大爷,伸到嘴里用后槽牙咬住盖子边缘,眼睛一闭向上一撅。

   嘿,开了,眼睛还没睁开,便迫不及待的一仰脖,咚-咚先来一大口,随即发出吧唧一声响亮,露出一脸陶醉的样子。唉吆,幸福中的大爷,一会儿拎起酒瓶滋喽一口酒,一会捏片猪头肉,吧嗒一口肉,那叫一个酣畅淋漓,此时的大爷不是仙也是仙了,至少是位草洞大仙。


(草洞大仙)

   话说,幸福的不成不成的草洞大仙,飘飘然看向洞外,好嘛,又是一番景象,流动的白云,苍茫的西山,风吹草低刷刷地响,时而夹在着几声哞哞的牛叫,真是太美妙了。

   一阵秋风刮过,柳枝狂舞,随着稀里哗啦的响动,草垛塌了,滚落的干草推挤着叉子摇了两摇、晃了两晃,慢慢随着干草躺倒,尔后又恢复了平静。美妙的时光总是太快,太阳已经爬过了西山,留下红霞一片,映红了天、映红了地也映红了西郊农场。

                                                                   2025年5月31日  海淀老头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