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署名唐俟。鲁迅在文中,用抽丝剥茧、层层批驳地方式,向国粹派发动猛烈攻击。
国粹主义产生于清末,在那个时局动荡不安、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出现了一股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的社会思潮。 1905年“国学保存会”的成立以及《国粹学报》的创刊是这股国粹主义思潮出现的标志。当时国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马叙伦等,他们大多是国学根底较深的革命党人,其中章太炎、邓实、刘师培为国粹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国粹派主张“复兴古学”、“保持国粹”。其积极意义在于批评“全盘欧化”、宣传本民族文化;消极意义在于阻挡民主与科学的思潮,幻想通过“复古”解救时弊。五四前期国粹派的代表人物有黄侃、刘师培、林纾等,他们筹办《国故》《国粹丛编》,作为向新思潮和新文学反攻的阵地,甚至企图借助北洋军阀政府对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进行压迫。
国粹,词典里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按理说,“保持国粹”是不错的。但是,我们看待一个问题,还是要放在具体时代背景下。还是那句话,这是在军阀混战、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仁人志士都在寻找救中国的新道路。很明显,依靠“复古”、“保持国粹”是挽救不了这垂垂病矣的老大帝国的。更何况,国粹派中有很多人假借着“保持国粹”的名义,死守着封建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糟粕不放,拼命攻击新文化运动,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做出这一篇批驳文章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章短短五百余字,鲁迅先批驳了清末的“保持国粹”,再批驳了五四前期的“保持国粹”,针对后者,以三个“倘说”将国粹派论点的荒谬之处批驳得体无完肤,确实大见功力。
前清的“保持国粹”,一是光复旧物,一是阻止留学生剪辫子,现在已是民国,不用提了。
再来说五四前期的“保持国粹”。首先国粹不一定是好,也可能是疮疤;如果说国粹特别好,为什么现状糟到这种程度?如果说这是不能保持国粹、开了海禁的缘故,为什么开海之前也很糟?如果说这是不学商汤、周文王这些先贤的缘故,为什么那个年代也有夏桀、商纣等等许多暴君?
那么结论是什么?国粹救不了中国。“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义。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国粹。”在那个救亡图存的时刻,是不是国粹不重要。如果科学能救中国,我们就应该发展科学;如果新文化能启迪民智,我们就应该推广新文化。刺绣、瓷器、京剧、茶文化、文言文,这些当然是我国文化中的好东西,但是在那个外敌入侵、内战频仍的危局中,这些能为我们挣得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吗?这才是鲁迅向国粹派开炮的原因。
最后,谈一点题外话。作为国粹派代表人物的章太炎,是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俩的老师。当初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章太炎在日本开办了国学讲习会,鲁迅经常去听课。民国后,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时,鲁迅还经常去看望他。
只不过,章太炎一直反对白话,与提倡白话文、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渐行渐远。章太炎去世之后,因为生前性格狂傲,得罪的人很多,报纸上出现了大量贬低他的文章,鲁迅为老师鸣不平,写下了《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文中盛赞,“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这时,距离鲁迅去世仅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