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不甘平庸的。
说来惭愧,从教十余年,我一直没有明确的梦想,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总不不甘平庸,却又找不到突破口,这就是我前两年的写照。
曾经下过许多次决心:每天读20页书,每天写300字的文章。没有别人的督促,我更多的是让梦想停留在文字层面,没有付诸实施。
这让我隐隐约约意识到:我需要一个组织,监督我上进,监督我读写。
三年前,加入牛老师的读写小群,上面有数据统计,可是两年的时间我打卡了600天。每天读书,摘抄50字的一段,就可以打卡。即使如此,我有时候也 不打卡,老想着逃脱。最终,我也没能在这个群里,写出一些有用的东西。加入小群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在老师们的督促和鼓励下读了一些书,专业的非专业的都有。在这里,我常做的事情就是——浏览老师们读过的书,感兴趣的会向老师们借,特别感兴趣的就会网购。别的不说,这两年我购置的书特别多。
我坚信:如果自己想进步,会遇到贵人相助。总有人在你踌躇不前的当口,拉你一把,让你遇见更美的风景,更好的事情。
去年暑假,牛老师把“教育行走 一起写吧”的组织介绍,发到了我们的“润玉读写”小群里。我看了,蠢蠢欲动。牛老师建议参加。是呀,参加一下也没啥损失,而且,还有为期一个月的适应期。先参加预热活动,如果预热没有问题了,那就参加这次挑战活动,如果确实难度大,那就当做没有这回事。
凭借一腔热血,我参加了第二届“教育行走 一起写吧”,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挑战一下,不行就算了,也没什么损失。
在参加挑战活动之初:这还不简单,不就是每天写500字吗,至于说成是挑战吗?还有个适应期?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不管怎么样,我先参加一下吧,如此简单的活动,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如果不能,我就愧对“语文老师”了,如果挑战成功,那就好说了,自己有吹牛的资本了——曾经300天,每天不间断地写作过。畅想着美好的结局,我一咬牙,参加就参加。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向一个主动写作业的小学生,在平凡的日子里用心找写作的素材。确实,敏感了很多,很多事情,以前见了就走,纯粹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待。有了这项任务,就有了责任在肩,还是要投入这件事里,有更多的体会。有感而发才会让自己有更多的素材可写,才会有更多文字从笔尖流出。
一天写500字,确实不多。可架不住要天天写。我也有一些故事,光写回忆我能坚持一个月左右,可是故事总有写完的时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源头活水来。”我要把眼光放长远。
每天都写一点见闻,可是日久天长,有时候真的就是无事可写。那我就采用一个比较懒的办法——看群里的老师写哪一方面的内容。大多时候,都受益匪浅。老师们对问题的解析,思考的深度,都挺让我开眼界的。然后我就就其中的一件事情,也谈一谈我的观点。
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写着写着,自己也觉得很没意思。可是为了300天后的扬眉吐气,觉得自己还是咬咬牙坚持下去。继续写一些没有营养的文字,自己写得很没劲儿,什么时候才能跳出生活空间,开拓自己的眼界呢?更多的时候,看到老师们写读书笔记,写自己读书的心得,从老师们那里我也知道了书单。
有了书单,就有了向外发散的点,知识的外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发现个人知识的薄弱。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阅读了《给教师的六十八条写作建议》,很受益——写作方向明和目标都愈加清晰。这本书以其极高的实用价值,俘获了无数老师的芳心。这本书给各科老师都指明了写作的体裁:生物、物理老师写科普类文章,语文老师写校园类小说......我又想着去写这类文章。对于不坚定的我来说,随波逐流是常态。
年前,学校中级职称开始报名,我也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报名了。后来,证实了我真的是跟风。综合成绩垫底。有些年纪大的老师,一比较,最主要的就是年限问题,可是跟年轻的老师相比,我也没有任何优势。看到成绩单贴出来,自己排了排,倒数第二第三这一块儿吧!真的很沮丧!
沮丧归沮丧,还是要分析一下我的成绩差在哪里!日常的教学成绩、考勤、民主评议都没有问题,我失分就在教科研方面。大的荣誉证书一个都没有,论文基本上是空的,教学大赛的证书也基本上没有值钱的!
职称还是要晋的。我得想想办法增加晋职称的筹码才行。思来想去,我的课堂不是很好,节奏太慢,太散!想从课堂上出彩拿分太难了。我的文笔曾经还算可以,能够写一写我的工作随笔。可以积累成一本书。如果我能写成一本书,那我就有了加分的筹码了,不过,也得在各种杂志上发表文章。有这些硬证书,在考核的时候才会说话硬气,起码不会像这次一样这么惨!
随波逐流的我,又把目光投向杂志。我希望多获得一些投稿的资料。
挑战过半,渐渐失去激情,失去动力的我,为了明确的目标——升职,又开始重整旗鼓,继续踏上了写作之路。
从一开始的跃跃欲试,到后来的咬牙坚持,再到最后的冲刺,我感受到坚持的快乐。
这种感觉就像我每天坚持跑步,其实并不是特别喜欢跑步,可是我享受跑步之后的轻松,跑步之后大汗淋漓的畅快。写作也是一样,我每天写一点点,每天写一点点,一点一点积累下来之后,我很享受坚持下来的成就感。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经过三百天的的积累,也积累了20多万字了。这个数字,让我惊喜,这是我有生以来坚持的最长的日记了。
这个数字,是我每天晚上绞尽脑汁,逐字逐句敲打出来的。倾注了我的心血。不高大上,基本上就记录了生活中的琐碎。我也很珍惜,很惊喜。
我要坚持下去,为了我自己——让自己回顾青春岁月,有迹可循。也为了孩子——以后教育孩子的时候,拿自己举例,坚持300天之后,你会发现一切问题都不大。为了学生——告诉学生天赋固然重要,但是持之以恒的精神更可贵。用什么作证?我300天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300天,能让人养成一种习惯。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的声音里,调整思维。
一路走来,有过痛苦,有过怀疑。晚上坐在电脑旁边,静下心来,回顾一天的工作。把一点点转瞬即逝的念头捕捉出来,很有成就感,也很有效果,做事的目的性更强,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
有人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300天,对我来说,是一次成功的积累,也是我成年以来,为数不多的成功。
300天打卡成功了。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自豪。
在这300天的时间里,我懂得了写作需要敏感力,这样会从生活中找到感人的瞬间。记录生活的美好与艰辛。写作还需要不断读书,从书中获取营养。这样写的文章才会脱离生活,不会充斥太多家长里短的烟火气。
写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地方,就是从书中获取的诗和远方。
一个人如果全部身心被生活裹挟,必然很累。拥有自己的爱好,并坚持,才会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才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好,我有诗和远方。
我很幸运,在这300天的时间里,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他们坚持着,而且写的很不错,文质兼美。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让我积累了一天又一天,直到300天!我积累了满满的成就感,很兴奋,很激动。
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