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了大学的门,挤进了人才市场,从人才市场挤到某张办公桌前,一旦习惯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就基本停止了思考,放弃了对生命形态的选择,半生只活在一天里。我们懦弱又慵懒地把自己交给所谓安全感,在自认为安全的生活方式中消磨青春,赘肉横生。
——大冰
从蛮久以前开始,持续处于焦灼与忙碌中,一日赶一日,一事追一事。因工作而愤怒、暴躁、失去耐心;因生活而焦虑、担忧、阴郁难舒。然后,病倒了,而后又陷入对自己健康的新一轮的纠结中。
不过,我还真得感谢这阴虚所带来的每日凌晨的燥热与大汗淋漓,让我被迫在静寂的清晨,合目静思。人总是有屈服于惯性,泯然众人的倾向。只有当万籁寂静,把自己拎出来,放在夜里冷眼看的时候,才有机会发现自己的荒诞。
譬如工作,从去年到现在我一直执着与把管理研究这个业务搞出点眉目,小团队带出点样子。最近的暴躁是在于对团队成长速度和个别人的笨拙与愚蠢;一直的烦闷是由于所在单位、集团对于管理乃至发展本身的停滞不前与冥顽不灵。
譬如生活,从去年到现在我一直都困扰在以往即知晓的事实,一步一步临近围城,一日烦过一日。理智告诉自己,那些事实是自己清楚知晓,也是清楚知道不可接受的,寄望改变无异于期许奇迹,但又被现实与感性裹挟着前行。再加之自身的健康与日剧下,看着镜子里黑眼圈与鱼尾纹,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熬,在拿命在赌一个必输的局,用命在解一个无望的结。
不过,好在我是我,一个几次走过生死的我。正如廖一梅所说, “我坚信,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我走过三十几年,最大的本事就是这个,我死过,所以我知道怎么才能活,因为少有人像我一样早早就知道什么叫“向死而生”。
关于工作,我忘记了自己的梦想。我一直梦想自己可以实现自由。获得那种像叔本华描述的,“不会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博取同胞的喜爱和欢呼,来牺牲自己来屈就世俗低下的欲望和趣味”的谋生之术。所以,我读书、写字、思考,这是我喜爱与擅长的。而团队,业绩等等,我显然把自己困在了一个所谓单位的定位中。体制内对人的异化力量是巨大的,哪怕是我这样倔强的个性,也会如当下陷入困局。不过,这点事情对于我,如同三杯长岛,给我时间就会醒来。要说我对什么事情最有自信,毫无疑问是工作,不是说没有难度,而是我相信我自己的潜力高于我所遇到的难度,只是需要坚定的去做,而不是像现在,努力让自己如同上坟一般的和颜悦色,深入浅出……我的梦想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所以,我似乎没有义务为注定一生白丁的人,披着黄马褂的“市井”花费有限的精力与时间。
关于生活,我忘记了自己是谁。前几日读到一句,“命,与其算,不如改; 佛,与其信,不如修。” 我是逆过天、改过命的人,从走出抑郁的那天起,我就已经决心不依附,不将就的活。哪怕我即将面对的是更加强大的天性使然,世俗传统,舆论人言。我需要做的就是坚定,如同工作中坚持自己的梦想,生活亦然。我活得不易,无所依仗,既然选择“独”,必然要“孤”。每个人的活法都是不一样的,我不适合用力太猛,不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保持足够距离,拥有适宜的恭谨”是我希望的姿态。从不爱家长里短,人言是非;也不喜血浓于水,蜜里调油,原来是不惯,现在也不想习惯。还有些事情是别人的天性,但我也有我的天性。所以,因为在意、修养与优雅,我可以沉默,可以低存在感,但别逼我"选择"。
在你的一生中,每年每季都去户外朗读这些诗歌,重新审视学校、教堂或书里告诉你的一切,抛开那些侮辱你灵魂的东西,你的肉体本身就将是一首伟大的诗,拥有最富丽的流畅:这不仅在于它的词句,更在于它嘴唇与脸庞的安静线条,在于眼睛的睫毛,在于身体的每个动作、每个关节……——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
明天又是一个七夕,曾经每年的今天才是需要标记在日历中的日子,为了真正的活,我把这个日子带着血刮掉了,发自内心的讲,我很自私,也很抱歉。但既然如此,当下我要对得起自己,坚定自己想要的,寻回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