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目的:如此做是为了防卫自己而不是惩罚对方。
举了一个实例,如果小朋友跑到公路,那是他自己缺乏安全意识,我们拦阻他或者责备他是出于保护他,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会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说明他不够成熟。
运用错误强制力,比如惩罚,会加强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关系更加疏远。
类型:体罚
体罚孩子是因为其他方法都不起作用,只能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而体罚的恐惧会让孩子难以体会父母的爱。孩子如果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同时,其他方法也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并且带来的隐患就是孩子可能也会使用暴力来解决冲突。
代价:
如果为了规避惩罚,就会忽略事情本身的价值,比如孩子主动刷牙并不是为了口腔健康,只是单纯害怕批评或者嘲笑,那么他们的自尊会受到伤害,而我们的关系也会疏远。
局限性:
两个问题:1我希望他什么做?2我希望他基于什么原因去做我想让他做的事情。
我们想清楚这两个问题,也就会更加思索,他们基于什么原因愿意满足我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