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传部授予安徽省太和县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党支部书记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在皖北平原的麦浪中,这位老人用50年的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他如一颗饱满而坚韧的种子,在基层沃土中深深扎根、顽强生长、结出硕果,挺起了麦田里的“红色脊梁”。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当从中汲取“种子精神”的丰厚养分,在基层的广袤天地中奋力书写不负时代的青春答卷。
深扎信仰之根,在泥土中践行初心使命。一句“不能在看着乡亲们吃不饱”的朴素誓言,是徐淙祥毕生践行的信念。风雨五十载,青丝变白发,无论是2003年洪灾中三天三夜浸泡水中护卫秧苗,还是在父亲病榻前强忍悲痛完成引种任务,他对土地的眷恋、对乡亲的牵挂从未改变。这份“择一事、终一生”的赤诚与定力,正是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所要学习的,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感知冷暖、体察疾苦。只有真正把“根”扎在基层沃土中,把心贴近群众脉搏上,才能把鞋底的泥土转化为心中的底气,在基层的繁杂与挑战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前行力量。
舒展创新之叶,在平凡中探索农业科技密码。在徐淙祥的“三农”实践中,科技创新始终是关键变量。1994年研发的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将传统经验升华为可复制的科学方法。通过创造“测土配方施肥”等20项关键技术,实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在微观层面的落地。在新时代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通过手机APP远程指导农户,让科技赋能突破时空限制。通过构建“良种+良法+良机”集成体系,破解了农业技术碎片化难题。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学习这份创新精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切入,紧跟时代步伐,保持锐意进取的精气神,敢闯敢试、善作善成。
绽放为民之花,在增收中打造共同富裕成果。“一人先进,仅亮一灯;众人共享,才耀一方。”徐淙祥始终牢记“让小农户融入大农业”的嘱托,把“种好粮、多产粮”作为一生的追求。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基层党员干部成长的“练兵场”。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基层当作施展才华的舞台,主动走出“舒适圈”,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碗茶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真正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青春在为民服务中焕发光彩。
榜样如炬,照亮前路。我们要将楷模的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忠诚为魂,厚植爱农情怀;以本领为基,勇立创新潮头;以担当为要,永葆为民本色,挺起中华民族的“红色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