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卖泥塘》课例学习与反思

一、课堂整体描述:

《青蛙卖泥塘》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由深圳市坪山区弘金地学校吕薇薇老师执教。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语言活泼明快,富有童趣。故事讲述的是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它听从伙伴们的建议,一步步改造自己的烂泥塘,最后让泥塘变成环境优美的好地方。故事旨在让学生体会到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一切美好事物。

本节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课文字词的学习,第二部分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优点:

1. 教学语言低龄有趣。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薇薇老师“低龄化”的教学语言,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语言的积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情感丰富。其次,充满美感。最后,薇薇老师还注重在教学语言上对孩子进行阅读启发,让孩子想想故事的发生,模拟青蛙、老牛的语音语调,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兴趣。

2. 识字环节设计新颖。

识字永远是低年级的重点,学习独立识字是语文学科新课标对第一学段(1-2年级)明确提出的要求,薇薇老师把本节课识字部分设计成通过抢权,邀请小老师上台挑选自己认为易错的字词设计题目选项,再让其他同学作答,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担当课堂教学的小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薇薇老师在组织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时,先着重强调评价标准,3分钟练习结束后,同过抢权的方式产生展示的同桌,并拍摄孩子的展示视频上传至大屏,调出评分表,让孩子先将自己的评分写在评分表上,然后调用作品评价,孩子在反馈器上给出已经打好的分数,并在得分的统计图上进行分数挑人,分享给分的理由。通过完整的评价全流程,让学生从任务开启前、完成时与完成后都能对照明确的标准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习任务品质,不断修改与优化,从而提升学科能力。

三、不足与建议:

1. 使用抢权次数较多。

课堂数据统计

建议:多用随机挑人代替抢权功能,比如最后挑选学生上台分角色朗读的环节,可在朗读前明确告知倒计时结束后会以随机挑人的方式挑选同桌上台展示,这种方式可能会促使全体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中来。

2. 大屏操作不够熟练。

建议:每次送课前,建议多提前一点时间到达学校,熟悉各种教学设备的使用,可能会使课堂体验更加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课堂整体描述 本课由深圳市坪山区弘金地学校吕薇薇执教。是《青蛙卖泥塘》一课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字词学习和文本...
    琦0227阅读 307评论 0 0
  • 从教材方面来说,《青蛙卖泥塘》是部编版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的是青蛙如何听取小动...
    安妮叨叨阅读 4,089评论 0 1
  • 酝酿了几个礼拜的送课,本周终于成行了。中午,我们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来到了南山区滨海小学送课。本次选的内容是第七单...
    弘金地学校吕薇薇阅读 444评论 0 0
  • 《青蛙卖泥塘》是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它听从...
    鵝卵石的记忆阅读 608评论 0 0
  • 《青蛙卖泥塘》是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共12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了青蛙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根...
    轻酌浅笑阅读 2,14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