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来越淡了,越来越没意思了”
这是回家过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了,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触。记忆拉回到小时候,那时候最期待过年了,因为过年意味着爸爸妈妈会买新衣服新裤子和新鞋子给我穿,各种亲戚都会给红包给我,家里也有吃不完的糖果饼干,还有各种烟花爆竹,可以变换着各种花样玩。每一年都会期待下一年过年,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慢慢的自己也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有味道了,也越来越没意思了。
当我思考着这个问题,邻居家的一个五六岁的小弟弟正在开心的玩炮竹呢。我走过去问他,过年好玩不?他一边开心的点燃手里的炮竹,一边满足的点头,说“好玩”。我问“为什么好玩呀?”他说,有好多花炮玩,妈妈还给我买新衣服了。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年味还是我们的年味,变淡的只是我们的年味。
如果非要说年味变淡,我觉得主要是生活水平和仪式感上的变化。
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了。当奢侈品变成必需品,当你每天大鱼大肉时,当你想吃个青菜白米粥时,当没有对过年才会有奢侈品出现的渴望时,年味自然而然就淡了。
而仪式感上的变化就愈发明显。以前过年必须亲自到亲戚家送礼送红包,而现在手机通讯这么发达,一个红包发过去,随手编辑一些祝福文字,就已经传达了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尤其很多地方大年初一,隔壁村庄都要互相去对方家里作揖拜年的,特别是有年长的长辈的家庭,要磕头要几跪几拜,说什么话都是有讲究的。如今很多地方都已经免了这种仪式了。
但我觉得生活水平提高和仪式的变化也绝对不是让我们感觉年味变淡的原因。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还是有年夜饭,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礼花,还有各种喜庆的服饰。归根结底,年味还是传统的年味,变淡了的,是“我们的年味”。
小时候的我们,只要穿着新衣服,收着压岁钱,吃着各种各样的糖果,和小伙伴一起玩着泥巴,放着炮竹就是一件无比满足和幸福的事情了,所以对春节也是无比期待。但是现在都长大了,这些乐趣已经不属于我们了,二十多岁的年龄,考虑的是过年怎么给爸妈准备一些礼物,还要协调好上班和回家的时间,给同事准备什么样的老家特产......当这些事情都压在你肩膀上的时候,责任和压力就自然来了,不再是以前懵懂无知的小孩,而是一个该承担责任的成年人了,儿时的乐趣取而代之,自然“我们的年味”淡了。
但不管年味淡了还是变浓了,家人团聚,健康幸福是任何事情都比拟不了的。所以,趁有时间,一定多陪伴自己的家人,因为家,是这个世界上属于我们最温馨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