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一位传统的、朴素的农村妇女。一头乌黑的长发,微笑时洁白的牙,是童年时我对母亲的印象。
儿时我是在她的背上长大的,听母亲说我小时候特别认生,谁都不要只要她,有一次她要下地干活把我托给领居照看,结果远远在地里听到我哭喊妈妈的声音,于是她无比心疼地跑回来找块布把我背在背上。从此我就在母亲的背上长大。直到读一年级时有同学追着我喊"羞羞脸,这么大还要妈妈背"我才主动不再让妈妈背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无比温暖,小时候她就是如此的宠溺我。
大点我上了高中要离家住读啦,第一次离开妈妈,内心非常的不适应。每周我最期盼的就是周末回家,妈妈总会为我准备很多好吃的。我爱吃豆沙馅月饼,她就每周都买十几个,一直让我吃腻。她怕我伙食不好,每周回来都做一桌子肉,吃得我看到肉就反胃。她就是以她的方式爱着我,虽然我偶尔会嫌弃,但内心还是无比享受。
再大点我谈恋爱啦,妈妈既高兴又担忧。高兴我谈了个本地的,婆家走路只有五分钟,担忧我的婆婆性格要强我嫁过去会吃亏。2013年我结婚啦,离家几步路妈妈却哭得像个泪人,我当时还蛮不理解,现在回想起来母亲的距离应该在心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从那天起她就真的把我嫁出去啦。
2014年我也当妈妈啦,在产房经历过一天的疼痛后我生下来我的儿子,我激动万分地给我妈打了电话报喜,妈妈也很高兴地说:"生儿子好,你婆家肯定欢喜,我跟你爸明天过来看你。”第二天爸妈很早就来啦,满心欢喜地看着孩子,在病房坐了两个小时后说哥哥房子要装修,要过去看看然后就走啦。妈妈离开病房后,虽然有婆婆和老公陪着,但心里还是非常地没安全感,就这样我手足无措地当起了母亲。
生完孩子后我在老家和公公婆婆住了三个月,那三个月老公在城区上班不在身边,我无比不适应地和公婆一起生活,生活习惯的不同有了摩擦。我是个软性子,婆婆说我只敢默默地抹眼泪。后来婆婆也意识到这点不再直接跟我讲,跑去给我妈说。我想妈妈当时心里是不舒服的吧,但她是个传统的妇女,在她的心里家庭和睦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她语重心长地教我要多忍让家和万事兴。其实我心里多么希望她为我撑起腰。
孩子带到三个月时,婆婆说你出去上班吧,你把孩子放老家我给你带好。虽然心有不舍,但我还是走了出去。以后我回老家的时间就很少,看孩子时顺便我带孩子一起去看看妈妈。当时哥哥还没结婚,不了解情况的人偶尔会夸赞"哎呀,你家孙子长得真好"这时妈妈总会笑着回答别人"这是外孙,别人家的",可能是妈妈的玩笑,但心里听了还是难受,觉得自己已是外人。
2017年哥哥结婚啦,打心底为哥哥高兴。还记得嫂子进门时,母亲同嫂子讲"你嫁过来后就是我们家的人啦,再回娘家你就是客啦。"嫂子懵懂,我内心五味杂陈。原来出嫁后每一次回家我都已经只是客人。每次回家我大家小包地拎给妈妈,妈妈又会大包小包地塞给嫂子。我更加觉得我像个客人。
再后来孩子大啦,回去的愈发的少,多是电话联系,不同的生活圈子和生活节奏话越来越少。有时拨通电话竟不知道说什么。妈妈同我讲的最多的也是她的儿子她的孙子,听了几句我心里不舒服。电话就慢慢也打得越来越少。有一天突然觉得妈妈也老啦,曾经满头的青丝生出了白发,细纹也在不经意间已爬上额头。岁月让我和妈妈之间越来越远。
有时候想回到出嫁前永远做妈妈的女儿,无论发生什么事回到她的身边就会被温暖。然而再也回不去,如今我也是母亲,为生活奔波劳碌,但一想到孩子就有了动力,所以同为母亲我知道妈妈还是一直爱着我,只是传统的思维禁锢了她的爱,也扰乱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