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商不到两年,周武王就撒手西归,留下一个没收拾好的半拉摊子和一个未成年的太子(即周成王)。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这大概是周人当时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所幸每个王朝开国时都会出现几个猛人,随便几个动作就可以搞定一切。
这时,周王朝的猛人也出场了,他就是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周公旦。
由于成王年幼,周公便自告奋勇代理摄政。为了收拾好这个半拉摊子,他是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浦,片刻不停息。摄政期间,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修建东都洛阳,完善封侯建国,修礼乐,和民众,神一般地完成了各种高难度任务,终于天下归心,周王朝步入正轨了。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封侯建国。
周灭商后,把天下收入囊中,地盘一下子大了许多。地盘那么大,总得有人管不是,还有功臣也要赏赐。因此,为了加强统治,同时赏赐各位功臣,周王室除了自己直接管理一部分土地以外,将其它土地按照关系亲疏和功劳大小,分封建国,建立藩屏,拱卫周畿。
分封出来的国家,称之为诸侯国,诸侯国内部又将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国内的宗戚和功臣。最终,一个金字塔形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
这些拥有土地的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高度的自主权,除了服从命令和向上级进贡一定数量的物品以外,其余的基本上是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完全是独立自主发展。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些分封的诸侯中,王室宗戚占了绝大部分。
有周一代,大的分封主要有两次:一次是在周武王灭商之后,另一次是在周公摄政时期。经过这两次分封,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当时到底分封了多少国家,现在已经无法确定,流传的版本也很多。不过相对流传较多的一种是: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起初,这些诸侯国的地盘都不大,周天子在发号施令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想灭谁就灭谁。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诸侯慢慢坐大,最终出现枝大于本,尾大不掉的现象。
不过,单单分封土地还不能区别尊卑,为了区分大小尊卑,周王室还出台了一套爵位制度,即这里提到的封侯。
周王朝采用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其中公的等级最高,次一等为侯,以此类推。
拥有爵位的贵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卿大夫,如周公、召公、原伯等;另一类是诸侯,比如宋国是公爵,齐、鲁、卫是侯爵,郑是伯爵,楚是子爵,许是男爵等。《春秋》中把诸侯国君称为宋公,齐侯,楚子,许男等,原因就在于此。
爵位原则上是不变动的,但原则上不变动,不代表不能变动,有周一代变动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通过封侯建国,周王朝的基本管理框架算是搭好了。
长大后的周成王也很贤明,是个明君;下一任周康王也不赖,两人治国的这段时间,史称成康之治。正是这段时间,周王朝的统治开始变得坚如磐石,无人敢再质疑。
接下来就是传接力棒了。
周昭王、周穆王,忙于对外扩张,周室微衰。
周共王、周懿王,国府空虚,周室日衰。
周孝王,力图恢复周室威望,结果目标还没实现,自己却先去了。
周夷王,周室更衰,诸侯有不来朝见的现象发生。
周厉王,这个集富N代和官N代于一身的周天子,是个典型的败家子。他的胡作非为,引发了国人暴动。最后,周厉王逃奔彘(zhì,音志)地(今山西霍县一带)。
共和执政,周厉王虽然跑了,但还活着,所以没办法立新君。可是他又不在朝中,主持不了国政。于是,周公和召(shào,音邵)公(周公和召公的后代,继续了他们的爵位,后来便以周公和召公称呼)共同执政,直到周厉王在彘地去世,才拥立他的儿子(姬)静为周宣王。
周宣王,他是个患过难、吃过苦的孩子。老爸作死时,引发了国人暴动,结果老爸自顾自己跑路,也没来得及带上他,国人转而开始找他的麻烦,幸好召公把他藏起来,又用自己的孩子顶包,才使他躲过一劫。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周宣王虽说不穷,但也吃过苦,所以也特别懂事,十分贤明。长大继位后,他励精图治,整顿朝政,使衰微的周王室又开始复兴,诸侯重新来朝,这段时间史称宣王中兴。
但是,周宣王晚年对外用兵接连遭受失败,还独断专行、滥杀大臣,周王室又稍衰。
接着,接力棒传到了他的儿子,一位不作不死的极品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