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过去,值得
考虑要来上品思的TM课程前,我就忐忑的问过飞笔老师,看在我身怀六甲顶不住10分钟演练压力的份上,能不能只去上课,不要演练。
因为T1课程中为了构思教学设计,制作ppt,半夜三四点坐在马桶上写方案,那种体验,对于怀胎四月的我是万万不敢承受的。
即便是这样,课程之紧、之丰富也让我这个已经偶尔孕吐的人每天都吐上个五六次。第一天下午上完课头痛回到宿舍躺着并请假不去上晚上的课程。第二天起来,右太阳穴依然疼痛,右眼像是肿起来一样难受,本想继续请假,但是在课堂上听到伙伴们提到好多次前天晚上的内容,我瞬间就不淡定了——竟然错过了那么多精彩的内容,当下就决定:撑死在课堂上!绝不再请假逃课!
三天两夜的课程,我非常庆幸自己撑了下来~
“撑”住实践的是理论
看到TM课程的讲师介绍,对课程本就很期待的我又多了一份期许。因为有一位很厉害的,老师们的老师来给我们讲教学,他就是林曜圣老师,一名教老师如何当好老师的大学老师。我本就期待学好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所以当然很激动能够听大学老师用理论来讲解教学这件事。
但我没有想到的是,本以为理论讲解的形式会很枯燥,可曜圣老师依然用有趣互动的活动,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把理论讲解的深入浅出。对于有些老师所陈述的:我的这门学科特点就是理论多,没办法做活动跟学生有互动。这样的话完全就是“推卸责任”啦!
曜圣老师给我的第二个思想上的冲击就是我一直相信的“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更站得住脚也更有意义!”从而也更加坚定了我前进的方向。
行动计划:
对于理论偏多的内容,要有意识的思考如何进行有趣的互动教学,将这些想法都统统记录在灵感本子上。甚至是心理学教育学这样的学科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思考一步,如果接下来我需要给老师培训一节教学课,我会如何把这枯燥的概念知识有趣的教学到位,让老师们即感受到理论的魅力又能轻松的将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撑”破常规,教具随处可得
我非常佩服品思的是,老师们经常拿出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教学道具。比如飞笔老师在银饰店买的竹子外形的掏耳棒,大伟老师的各种神器,还有第一次见面就送了我们好大见面礼的曜圣老师准备的小白板,关键是还有两个款式,带磁的和不带磁的。
我曾经在公开课上想过用小白板,想到的方法也无非是淘宝购买,最小的型号也只适合小组活动而非个人。曜圣老师的适合个人使用的小白板,我只能送给老师一个字:绝!
行动计划:
虽说问题、需求导向更容易出成果,但随性的灵感更容易有创意的想法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这一物品除了它本身具有的功能作用以外还可以做何用处,如果用来做教具,可以是什么?!它可以和哪些教学内容做联结。如果有让自己怦然心动的想法出现,立刻行动或者先记录以免忘记。
“撑”松舒适圈,可进可退
话说前文讲到飞笔老师同意我不用演练,的确也是。开课前两天,突然收到飞笔老师的关心,问我最近身体如何,有没有不舒服。我说没有,的确嘛,都四个月了,隔三差五会吐一次。然后,然后的然后,老师说,你不用演练,但是还是想要上你上台,第三天下午的暖场你来带怎样?!
这是问句吗?显然是假问句,真要求。
我情商也是可以的啊,既然跑不掉就欣然接受。
虽然是上课前两天告诉我要做的事,但是我并没有准备,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我当时有意识的想到T1课程中老师说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要和课程紧密相连。既然是第三天,我也不知道课程内容,那就到时候再说吧。
从第二天中午开始,我就开始有意识的收集自己脑中突然冒出的灵感,并且有意识的进行第二步加工。我自认为自己的一个优势是可以将一个活动内容进行72变,改编成我想要的样子,暖场的深情对视其实是我在第一天报道活动中想出来的,和燕子姐已经做过的动作。第二天晚上回来准备我暖场需要的道具,并在脑子中演练整个过程,思考如何与课程结合的更加紧密。
但我不得不承认,我依然在前期分了百分之二十的心在我的手上,话筒上。我硬逼着自己转移全部注意力在我的活动设计和准备上,以结果为导向激励自己,并暗示自己这层舒适圈已经踏出过多次,已经有足够的弹性。
场上前两分钟,我小撑着一口气,装作很轻松,装着装着,我自己都感受到自己的轻松自如,享受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看着大家的笑脸,听着大家的笑语,我知道这暖场成功了,老师说有做到四暖,我很开心。
谢谢大家写给我关键词,我好爱看啊,每次看完都能量满满。
行动计划:
1.现在在上海,等回到家要把这次暖场好好做个复盘,好的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偶然灵感一现的想法,比如加名字,做总结性评量,完全就是躺下放松的瞬间突然想到的,出来的效果却非常好,这样的经验需要被记录、记忆,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就要有意识的思考。
2.依然继续收集遇到的每一个活动,先简化再加工。
“撑”出“人”的一撇一捺
不管是“人”,还是“人们”;
“我”,还是“我们”,
少了任何一个笔画的支撑,都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正确的字!也不会组成一个有血有肉有丰富多彩想法的我们。
就像一个装有透明,无色无味的溶液,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滴带着各自色彩的试剂,同时滴加到这杯溶液里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我们无法先期预测可能会有怎样的结果出现,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一次相遇相识相知相互反应的结果都充满惊喜并值得期待!
好感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毫无保留的贡献了自己的色彩!让课程学习的内容不断延伸、无限扩展!
最后的最后,谢谢大伟老师的疼爱,
007,
你懂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