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一直在各种文字里看到各种人推崇毛姆,特别是他那本以英国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我喜欢的女作家刘喻更是说,毛姆的书是她唯一带着坐飞机的书。
把书买回来了,却发现怎么也读不下去。心虚地发现自己已经被各种碎片化阅读消耗了阅读能力:一个字一个字我都认识,加在一起就是无法理解意思,就像读书时看有机化学课本一样。
只好把书放在一边,羞愧地承认,可能那些轻松的、打发时间的小言小说,更衬我的读书“品味”。
年底的时候,妹妹要我和她一起向惰性挑战,坚持每年读20本书(话说我俩自我要求真低),坚持运动。我还额外要求自己写读后感,不是书评,只是感受而已。
于是这本书又回到我的视线。好在这一次我有了心理准备,在太多书评里看到大家说,读这本书必须挺过前十几页,从主角辞职开始,故事就有趣了。
我决定直接从那里看起,这才进入了状态,花了一个周末看完。这是一个年过40的证券经济人,放弃家庭、职业、社会地位、身份,甚至生命,不顾一切追逐自己的艺术梦想的故事。
怎么说呢?我私心里认为,如果不要前十几页,也不会影响这个作品的伟大。
前面,作者以“我”的角度,大段大段谈论画家的家人、普通民众、传记作家如何定义画家,因为太冗长,而且在我对主角还没产生感情的时候,被弄得一头雾水。作者原意可能是卖个大关子,吸引读者兴趣,同时也讽刺下人们当初的不识货,但是却让我这样急性子的读者失了耐性。
从画家妻儿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非常自私、不负责任的父亲;从合伙人看,是一个极不靠谱的同事;而从读者的角度看,他被梦想击中,完全无能为力,画画成了他生命唯一的选择,是个可怜虫。当然,从他自己角度看,肯定是要仁得仁,终于活出了自己。
他失去了亲情、生活来源,生活穷困潦倒,每况愈下,作品少人问津,就算有人看中他也舍不得出售一幅,最后身染重病,失明、毁容,死在荒岛上,还让土著妻子烧掉了身前最后一幅作品。
这么悲惨,却让人也没法同情(想他也不在意),因为他完全是清醒明白的咎由自取。但我不得不佩服他这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勇气,绝对不是凡人可以做到。
关于书的名字,有一个典故。说是有评论家说毛姆作品《人性的枷锁》里的主人公,像很多青年人一样,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毛姆喜欢这个说法,就用来当了书名。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月亮是高远不可即的存在。这就是梦想与现实的两个暗喻。
我们都知道追逐梦想一定要付出代价,但是梦想和现实,这是一个只能二选一的题目吗?追逐六便士和仰望月亮有高下之分吗?
我想,追求梦想或者囿于现实应该都是个人选择,没有对错,只有甘愿。但为什么从1919年毛姆完成这本书,到如今过去了近百年,人们仍然喜欢和谈论着这本书呢?
试着猜想,可能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敢离开舒适和熟悉的现实世界,许多人根本从来没有过梦想,或者就算有过梦想,也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被丢弃在身后,但人们内心里却一直羡慕那些敢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勇士吧。
最后推荐书中的好句子吧。
1、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2、他们预见到这些高举火把的勇士们有朝一日同样也要让位于他人。谁说的话也不能算最后拍板;3、为什么你会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奇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4、你有一种灵魂把肉体甩脱掉的感觉,一种脱离形体的感觉。你好像一伸手就能触摸到美,仿佛美是一件摸得到的实体一样。你好像同飒飒的风、同绽露嫩叶的树木,同波光变幻的流水息息相通;5、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和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安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料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