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认真投入在某件事情时,我不喜欢被人打扰。老妈经常会在我不喜欢被人打扰的时候出现,比如微信打不开了,发送信息失败了。。。或者让我在网上缴纳水电费诸如此类的事。她的这类需求通常希望我即刻满足。而我一旦不满足,我会遭受她的“冷眼冷眼”,她会自顾自怜甚至亲口控诉我无视她,不关心她、不爱她。
现在的我可以理解她的行为,所以她的越界不会造成我太大的困扰。若时间倒推,当我还是懵懂无知的小孩,当我无法理解母亲的行为,妈妈的此类言语、行为在警告我:如果我不听妈妈的话,我会受到“惩罚”,我会失掉妈妈的爱。
事实上,妈妈不自知的行为向我传递的信念是: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听妈妈的话,按照妈妈的要求做。当你在这样的氛围下渐渐长大,你在亲密关系中也会扮演这类角色,你会不自觉地提出你认为对方应当满足你的要求、条件,而这是有条件的爱。亲密关系中的两人若从未体验过真正的爱、无条件的爱,两人在相处时势必有碰撞、冲突,若两人不学习“无条件地爱”,不在关系中成长,我想最终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各奔东西。
什么是无条件地爱?
无条件的爱是,“不需要对方为我们做什么(条件),我们才爱他/她;不需要对方按照我们说的去做(条件),我们才爱他/她;不需要对作出什么成就(条件),我们才爱他/她。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其实爱别人就是爱他/她本来的样子,允许对方“成为自己”。”
怎么做呢?
我还没有完整的答案,我仍在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我能试着做的有以下几点:
1、培养觉察能力,当看到自己说的或做的是向对方提出“要求”,我会告诉自己,“你得注意了,你在向对方提出要求。”
2、培养共情能力,放下自己的参考系统,试着进入对方的觉知系统去感受TA的感受,理解TA的想法。
3、培养非暴力沟通的能力,用正确地方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表达请求,敢于让TA看到你脆弱的一面。
上述事例中,妈妈其实是在寻求我的帮助,她很烦躁、她希望马上得到我的帮助,她试图尽快从焦虑中出来。我感受到她的感受,我知道她需要得到帮助。所以,我也试着放下自己的情绪,从全神贯注中抽离出来,帮助她解决问题。有时我确实不想放下手中的事,我会好好地告诉她,“我知道你遇到问题了,有点急躁(共情她的情绪)我这边有点事必须马上处理,这里大概需要二十几分钟(陈述客观状况),我这边弄好了就帮你看(传递我的请求,可否等一会帮你处理)。当我能耐心地对待她,尊重她的情绪和需求,同时不带有对抗情绪,她的感受明显好很多。
每个人都需要爱。目前做得还不够,我需要继续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如果你有好的建议或经验,请一定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