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讲《论语》·《宪问篇》14·14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ao一声)君,吾不信也。”

前面说过臧武仲之知(智),这么一个很聪明的人,在政治斗争中落败了,后来被排挤到了齐国,臧武仲到了齐国以后,想凭借自己的防邑,防这个位置在山东曲阜附近,是一个他的私邑,他把以防求为后于鲁,他希望他的后人能够在鲁国继续接替他们家的贵族地位,他虽然不是三家之一,但也是鲁国非常重要的一以贵族,他出奔到鲁国后不敢回来,他就在想,能不能让我们家的人来接替我们臧家的家产,“以防求”,有可能拿防地出来跟鲁君交换,也有可能是提出了对于防地权利要求。

“臧武仲以了求为后于鲁”,直译为,臧武仲凭借着他的采邑防城请求立其子弟嗣为鲁国卿大夫,来接续他的血脉,还有一种可能是,他在防邑这个地方布有重兵,以此与鲁君谈判,要求立其子弟嗣为鲁国卿大夫。

“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虽然他说我不是要求鲁君,但是我也是不相信的,你既然不要挟鲁君,为什么要在你的私邑那边驻扎那么多部队呢。这是孔子对臧武仲的评价。

学习心得:

孔子经常说,不要看他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做,这一条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我们做人做事,怎么做就怎么说,不要只把力气使在嘴皮子上,而是要言行合一,否则也只是徒惹人耻笑而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