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视角皆是平等的,但并不等效。
之前已经用两篇文字把这一法则的核心内容基本说完了。但感觉还有一些话要说,所以先说完该说的话,再继续下个主题。
所有的视角都是平等的,这意味着,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个生命都可以依自己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和世界,生活在自己视角下的世界里。
视角是平等的,意味我们不可以将自己的视角凌驾于他人之上,即使在你看来,你的视角属于更高的维度、更高的境界。那种所谓的更高,也只对你自己有意义。你可以让它作用于自己的生命,享受它带来的一切,但你不可以用它来挤压别人。每个人都有依自己的视角生活的自由。
如果一个人在他自己的视角下,可以自由快乐地生活,没有解不开的难题和困惑,那么他就没有改变现有视角的动力。
除非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视角下的所谓自由和快乐竟然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如此的如梦如幻,那时,他自然就会开始寻找出路——新的视角。这时,如果你能给他一些启发性的建议,对他来说或许才是一种帮助,而不是挤压。有效的帮助不仅需要缘分,更需要合适的时机。
视角是平等的,意味着我们可以分享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但只是分享就好,他人是否认可和接受是他们自己的事。
比如“修行”。修行只对认为自己需要修行的人才有意义,不认为自己需要修行的人,修行即与他无关。
当然,如果我们不被“修行”的概念所局限,以更宽广的视角去看的话,其实所有的生命都在“修行”。生命的进化就是修行,不进化就会被淘汰。只要一个生命还在存活,那么它就必然在修行。
修,就是调整、转换视角,行,就是实践新视角。打破原有视角的束缚,转变视角,发现新视角,尝试用新视角去生活,这就是修行。
没有生命在视角之外,没有生命在修行之外。除非它已经死去,不再活着。而视角是不会死的,只会变化,生命和修行永远都是进行时。
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开始修行——改变视角,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改变的动力,另一种是想要改变但不知道如何改变。
没有改变的动力,意味着他目前的生活状态是他认可的,或是可接受的,至少是可忍受的。如果到了忍受不了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寻求改变。
如果想要改变却不知道如何改变,如果你认识他,有机会与他交流的话,那么不妨跟他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
另,根据视角法则(1)“一切皆是视角”,意味着,所有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视角而已。
生命是视角的体验,体验着视角下的视界——世界。
佛教中所说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以及六根、六识、六尘等构成的“十八界”,其实都是某种视角下的“视界——世界”。其所说的四圣六道十法界,同样是某种视角下的“视界——世界”。
而佛陀的觉悟,正是悟入了一种“超越的视角”,在这超越的视角里,生命本自自由,本自解脱,本自光明,本自圆满。
这一“超越的视角”,对于所有尚未达到“超越视角”境界的人来说,是他们目前所有的“视角——视界——世界”所无法企及的。
这就是人们面临的难题。如果你没有吃过某一种水果,吃过这种水果的人该如何向你形容这种水果的味道呢?无论怎么形容,你还是不知道。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所要开示的唯是他所悟入的“超越的视角”。
一切“有、无、虚、实”,一切“真、假、善、恶”,一切“时间、空间、世界、宇宙”,一切“物质、精神、心灵、灵魂”,都是“非超越”视角下的视界。
在“超越的视角”下,它们就像梦幻泡影一样,所以佛陀总是站在“超越的视角”下,不断地为我们描述“超越的视角”所呈现出的视界。
但因为我们深深地陷在“非超越”的视角里,所以对于佛陀所开示的“超越的视角下呈现出的视界”,我们总是会悄然转变为“非超越视角下呈现出的视界”。这就是真正的难点所在。
除非我们能够“放下”原有的视角,否则我们就无法悟入佛的视角。
可是,“一切即是视角”,连我们的“自己”也是一个视角,而且是最顽固的视角。
你无法“扔掉”视角,因为,你,就是视角本身。
所以,真正的放下,不是“扔掉”,而是转变。
视角可以转变,只要我们放下对原有视角的“执著”。
于是,“破除执著”就成了禅宗最核心的教导。
而最奇妙的是,一旦破除了“所有的执著”,那个“超越的视角”就会自动显现出来!
于是,佛陀将那个“超越的视角”显现出来的那一刻称之为“觉醒”,亦名“开悟”。
所有“非超越视角及其呈现的视界”,即是“梦”,即是“迷”。
所以,学习“佛法”,即是学习“悟入超越视角的方法”。
如果你总在“非超越视角”下的视界和世界里寻觅“佛法”,寻求“觉醒”、“开悟”,该怎么说你好呢?
也许你会说,我目前所有的一切都是“非超越视角”,这让我怎么办啊?
嗯,佛陀和所有历代的祖师们也都明白这一点。
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超越的视角,甚至可以说,超越的视角已经成了他们生命的全部,所以他们有着无穷的智慧。
而且他们最擅长的智慧就是“度”——即“搭桥”,在“超越视角”和“非超越视角”之间搭建一个过度的“桥梁”。
他们都是最伟大的搭桥师,号称可以搭建八万四千种“桥梁”。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各种新的“桥梁”也在应运而生。
但不管哪种“桥梁”,其核心架构都应该涵括“缘起性空”这一“桥梁中的桥梁”,如果缺失了“缘起性空”这一智慧的心髓,那么,你通过这座桥梁所到达的“彼岸”就绝不是“超越的视角”。
“缘起性空”是佛陀为“超越视角”与“非超越视角”之间搭建起来的最基础同时也是最核心的“度桥”。
其他所有看似不同的度桥,都是“缘起性空”这座度桥的“变化相”。
如果根本没有“缘起性空”这个核心,那么这座桥,就不是“佛法”意义上的度桥。
从“视角”的角度来看,“缘起性空”则更像是一副“眼镜”,是佛陀为我们准备的一个非常好的“观”的工具——“视角”工具。
有了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近似”地观看和体验一下“超越的视角”下,我们日常视角下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因此,一定要记住,不要忘记了佩戴“缘起性空”这幅“眼镜”,否则你一定会被“非超越视角”下的“视界——世界”所迷惑。
要时刻记得戴上“缘起性空”这幅“眼镜”,当你戴上它,“非超越视角”就变成了“半超越视角”。
而随着你佩戴习惯的加深,慢慢地,“缘起性空”就会从借用的工具变成“内化”的工具,渐渐地与你的视角合一,当完全合一的时候,一个事件就会在某个时点发生,它看似偶然,但其实只是瓜熟蒂落——“超越的视角”“诞生”了!
从此,这个世界上就多了一个拥有“超越视角”的生命。
那时,虽然你拥有了超越的视角,但你仍然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视角都是平等的。只是,它们平等,但并不等效。
至于“缘起性空”这一“眼镜”或者“视角”本身是怎样的,我们将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详细阐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