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准备来了,无论学业还是事业还是生活,以期末考试为例,你是否也会经历下面这些情况呢?
“感觉自己还没学啥就要期末考了,挂科怎么办呢?”
“N+1科期末考,还有很多的学科作业,时间管理大师来了都拯救不了我救命”
“一想到考试就很紧张,在床上翻来覆去,好好睡觉成为了一种奢侈”
“大家的复习状态好好,自己不太争气,想跟朋友倾诉,但大家都很忙,传递负能量不太好,而且也没多少时间了”
......
适度压力有助于提高效率,但过度焦虑则可能影响我们的日常表现。期末高压情况下考试焦虑经常出现,它是一种特殊情境状态下的特质焦虑,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识别:
1. 情绪上,低落、低自尊、愤怒、绝望感、紧张担心,烦躁甚至坐立不安;
2. 身体上,呼吸加快、手抖、心悸、腹痛、恶心、出汗、晕厥等;
3. 思维上,胡思乱想。比如总是想象自己考不好的各种后果或者大脑一片空白,无法集中注意力;
4. 行为上,虽然知道考试马上就要来了,考试很重要,但也有想要逃离躲避的冲动,比如坐在图书馆久久学不进去,总是在玩手机等等。
导致每个人焦虑的具体原因可能各有不同,而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现实因素,时间紧任务多难以安排,或者生病了还没恢复,局限的应对方式使我们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完成这些任务或考试。
二则是心理因素,看待事物的观点有时过于绝对化,会将失败体验完全归因于自身,或仅归因于外部;考试的结果对于自己非常重要,不能接受考不好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很多设想,尤其是对于结果不好的设想,让自己更加担忧焦虑。或者目标设定偏离实际,过于完美或急于求成,带给自己落差和挫败感,心理负担很大。
对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今天小编从认知、行为层面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梳理:
(一)接纳焦虑情绪:
有时候我们容易有一个焦虑会坏事的误区,所以让自己陷入一种对抗焦虑的状态,不断对自己当时的情绪和身体状态进行抗拒和拒绝,拼命告诉自己不应该和不能焦虑,没什么实质行动,只能空耗心神。
需要注意,焦虑情绪其实是有帮助的,是我们预告自己生活中可能存在困难,需要努力行动克服,所以面对“焦虑的信号”,我们要做的是找问题解决方式,而非屏蔽信号本身。
(二)重构不合理信念
上述的焦虑原因提及到过于绝对化和完美主义,期望过高,害怕面对失败的结果,一般来说,当我们非常重视一个事情的结果的时候,总是会进行一些不好的设想(自我设障,用来降低可能出现的不好的结果对于自己的负面影响)。
这种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对于考试和自己评估的一些想法和设想写出来,比如“这次我要是再考不好我就完蛋了”、“万一今年又没考好我该怎么办”、“我真的是一个没用的人”等等,再对其冷静思考下,到底有什么证据能够佐证这些想法吗,很多时候会发现正是这些自己的假定设想让我们坐立不安,而非事实本身。
我们可以对于这些错误的信念进行修改,比如“这次我肯定可以考好,因为我准备很充分”“今年的我比去年更加有经验,一定没问题”“我肯定可以做到的!” 修改完毕后反复进行朗读,对自己进行信念修正。
(三)直面问题
上面通过重新建立合理的想法取代让我们坐立不安的设想时,有些同学会说如果真的考砸了怎么办呢,还是有这个可能性的呀,确实时间不太够啊,很难做到自己真的会没问题。
对于这份担忧确实是能够理解的,此时我们可以询问自己究竟在担心什么,考试不如我们理想状态会发生什么?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比如可能是担心自己绩点不够高影响就业,对此,我们可以为自己规划不同的未来未来,自己或和同学朋友家人一起,当从整体规划视角去看会发现,也许这次考试的结果就犹如生命中一次简单的考验,并不会完全决定一生,我们的人生不会在考试结果出来的刹那被决定。哪怕现在我无法预知结果如何,我同样也可以有其它的选择进行继续生活。
(四)放松方式
前述主要围绕认知层面的处理,当我们在考试前或者做重要任务有较强的焦虑情绪,需要尽快平稳下来时,可以尝试下面一些放松训练方式如:
·腹式呼吸法
吸气时鼓起肚子,呼气时充分将腹部排空。这种深呼吸不是平时我们说的深呼吸,平时说的深呼吸是胸式呼吸。而腹式呼吸是用鼻腔吸气,将所有的气息一路从胸腔送到腹腔,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气沉丹田,此时小腹会微微凸出,你会感觉到腹部和腰部有膨胀的感觉,然后再深深地吐气,尽量以最慢的速度呼出来,让呼气保持时间更长,注意吐气时让小腹平缩。练习的时候你可以双手按在腰上,吸气时如果感觉手被腰部的力量顶了出去,那就是正确的吸气方法。刚开始时,每天练习 50 次的吸和吐,然后把腹式呼吸法变成你每一天、每一刻的呼吸习惯。在考前这个方法同样适用。
·触摸放松法
按压手掌人的手掌中有一个点与保持大脑平静有关,这个点位置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从手掌相连处往手心方向 4—5 厘米处。将手放松并手心朝上,用一只手的食指在另一只手心中寻找一个小的凹陷处,然后在上面按压。建议用一个手指按压并施加一定的压力,还可以把按压此点与愉快而美好的回忆联系起来,即你能让身体的某一隐藏部位与你喜欢的感觉发生联系,也就是常说的“稳定心情”法。
·情绪宣泄法
情绪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有些焦虑情绪是由于坏情绪的不断积压引起的,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持续而难以缓解的“焦虑情绪”;可尝试采用以下方法:聊天法,即通过向亲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等,述说自己的情绪,取得他人的理解和同情,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哭笑法,如果内心憋得难受,又无法与人倾诉,应当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书面释放法,可以用写日记或书信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苦恼。
一个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相信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不会永远是当下的模样,也因此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现状保持更多的宽容。愿我们都能够与焦虑和谐共处,更好地治愈自我,过上一种更从容、更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