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家,那个孩子!
人无完人,谁没有点阴暗面,谁不曾因年少无知而自私妄为地伤害过他人,或多或少!但是我想我确实是缺少了主人公敢于面对和补偿的那份勇气,当然也不是谁都会有机会来补偿。
也许是文化差异的原因,我难以同理心地去感受主人公处于那种环境下那些人群中的心情,但是能看得出的是一个国家曾经的美好和没落带给人的心里差距。正如我的年少成长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一片荒芜之地,能够回忆起来美好的细节渐渐模糊,而当你想回头去看看时却发现那个地方已经面目全非了。那种心里的空应该是局外人难以感受得到的,就如同生命的一部分缺失了,找不回了。心灵无处安放之时也回忆不起最初的美好到底是在何种场景下发生的。
这本书吸引我的就是这两点,一个是人性的缺点一个是对童年美好的眷恋。
最后我看得眼眶湿润完全是因为那可怜的孩子,孩子啊孩子,如果你真的存在的话我相信你已经像正常人一样在生活,有妻有子,因为你有一个温暖的家,难道你感受不到吗?
比我想象的干货还少。
求学若渴地翻开书,本想即便是有90%的水货+图片,那边至少也能有10%的干货,可是不得不说我还是太乐观了!
首先,也许是因为国情不同,所以其中的大部分方法也许在中国的企业工作中无法得以支持,例如我现在的工作环境就是不断的有各种棘手着急的工作穿插进来,如果每一个都要用手账处理一下的话恐怕这一天下来非但工作没能完成,连手账可能都整理不完;
其次,关于书的后半部分说的及时把心情写入手账,比如:某件事失败了,心里压力很大,通过在手账中写明失败的结果,分析原因,思考解决方法等就能有效解决。我个人认为:第一,我不一定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一一总结;第二,即便总结完我必须要去做心理调整,下一步的执行,这些更重要。那么其实如果我够坚决,不写下来我也会同样去执行并改善;如果我懦弱拖沓,写下来我也不会去执行,结果还是一团糟;然后尼?再去在手账中写第二次失败的分析?第三,如果这件事的失败真的糟糕透顶,我想我根本没心情去碰手账。
再有,书中的这种句式让我很困惑:利用手账,xxxx也可以xxxx。我想说,如果实现这种句式也不是没可能,但是放在我自己身上,恐怕我每天的空余时间都要在写手帐中渡过了,但其实我觉得行动起来才是王道。一直在规划,执行起来真的就会变得缩手缩脚。
最后,书中其实不乏对我有益的思路或手账记录方法,但是几乎都是我已经或一直在使用的,所以这也许是造成我觉得此书干货少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是从未或很少记手账的同学们,这些干货我觉得还是值得一捞的!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要撇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