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宽敞的工作场地中,那个硕大无比的钢架灯箱被小心翼翼地通上了电进行测试。瞬间,所有的灯管都迸发出强烈的、耀眼的白光,那光芒几乎要将整个空间都照亮。
一个身材魁梧的工人,戴着厚重的手套,手持印着服装店独特标识的喷绘布,缓缓地覆盖到钢架之上。
接着,这位工人熟练地拿起粗麻绳,一圈又一圈地将其紧紧绑好。他的动作利落而有力,每一次捆绑都显得那么精准和专注。麻绳与钢架相互摩擦,发出细微的声响。
在这般棘手的情形之下,叶凡和张彼得双双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们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显然都清晰地知晓了自己即将要付诸行动的使命所在。
遥想那个年代,亚克力和 LED这类先进的材料与技术宛如天方夜谭,根本未曾出现。那庞大的装满灯管的钢架,仿佛一座沉重的小山,只能依靠粗粝的绳子,吃力地拖拽到门脸的上方。
一群熟练的工人们,犹如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到房顶,齐心协力地安装上两根粗壮的钢管。至于那钢管究竟是凭借何种巧妙的手段被固定得这般坚不可摧,叶凡满心疑惑,他们身处下方,视线被无情地阻隔,根本无从窥探其中的奥秘。
紧接着,站在下方的人鼓足了全身的力气,将麻绳的另一头儿高高地往上抛去。那麻绳犹如一条灵动的蛇,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绕钢管一周后,绳头儿便如同坠落的星辰,重重地掉落在地上。
叶凡和张彼得所要承担的关键任务,便是齐心协力地拉动地上那个沉甸甸的绳头,使那巨大的灯箱能够以缓慢而稳定的节奏徐徐上升。
天啊!那究竟是何其惊人的重量啊!在场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无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叶凡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上学时坐在自己身后的那个胖乎乎的李旺杰,心里暗自揣测,这重量应该顶得上他吧?然而,很快叶凡便否定了这个想法,他深切地觉得,这恐怕得是 10个以上的李旺杰,甚至可能远远不止。
老板既然下达了指令让干,那自然就得干,这是毋庸置疑的。况且,老板还慷慨地允诺了这小哥俩,只要干完这个活儿,就能够随心所欲地去玩儿了。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条件。
叶凡和张彼得毫不犹豫地抓起绳头,然而就在发力的瞬间,他们才恍然惊觉,之前对于自己力量的估计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此时的叶凡,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上学时坐在自己后面的李旺杰。那个李旺杰啊,体重足足 400多斤,身高达到了 185厘米,体重竟然也差不多是 185斤。叶凡想象着,如果把他绑在绳头,凭借他那庞大的身躯和重量,至少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们用力抬起的部分稳稳当当、牢牢实实地压住。
可残酷的现实是,眼下根本没有李旺杰在场。只有对面站着的屈奋进,然而,屈奋进会伸出援手帮助他们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毕竟是叶凡和张彼得哥俩的工作,跟屈奋进又能有什么瓜葛呢?
“同志们加把劲儿呦…嘿嘿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板竟然也亲自抓起绳头儿,激情澎湃地唱起了这段话。这是一段明显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劳动号子,仿佛是从遥远的岁月深处穿越而来。
这号子宛如神秘的咒语一般,竟然产生了神奇的魔力。在那激昂有力的旋律中,灯箱开始缓缓上升,一点一点地向上移动,持续不断地上升,一直上升到它本该到达的准确位置。
事先就站在房顶上的工人,手里握着一个犹如电钻般的工具,伴随着“嗡嗡”的声响,将一根根很粗的铁钉用力地打入胀管。至于究竟打了几个,谁也没有仔细去数。只看到工人的手臂不停地挥动,汗水顺着脸颊流淌。
当打到最后一个铁钉时,叶凡和张彼得终于如释重负地放松了紧紧拉住的绳头儿。就在那一刻,灯箱稳稳地被固定住,完美无瑕地挂在了店面的上方。
“里面的,合闸试试!”随着老板那声铿锵有力的指令骤然发出,灯箱瞬间随之亮起。刹那间,光芒四溢,整个店面以及店面前的路面都被映照成了一片醒目的黄颜色。
张彼得微微凑近我,压低声音悄悄地说道:“这老板别是有什么毛病吧?新开业居然弄了个黄灯箱,这不……”叶凡几乎在瞬间就心领神会地听懂了张彼得的意思。
在内海这片地域,如果生意买卖最终没有成功干成了,人们通常就会用“黄了”来形容。正因如此,做生意的人对于“黄”这个字往往心怀忌讳。这就好比某些人姓黄,大家称呼他为黄老板;又如同有些人打牌特别害怕输,孩子们一个劲儿地叫他叔叔,其实都是同样的道理。
管他呢!那黄光的亮起究竟能意味着什么呢?其实它说明不了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唯一能够确凿证明的,仅仅只是叶凡和张彼得终于下班了。
“走!去烤串!”张彼得兴奋地大喊一声,猛地蹬上自行车。他的身后坐着叶凡,再往后便是那个载重力超强的前后都有筐的自行车。
回想之前和屈奋进的每一次会面,无论是在那狭小却温馨的小饭馆里,烟雾缭绕、香气扑鼻的羊肉串摊旁,还是充满嘈杂与喧闹的网吧中,给叶凡留下感觉最深的永远都是屈奋进滔滔不绝的说教。
其实,他们内心深处是挺厌烦屈奋进的。他那喋喋不休的说教,总是让人感到压抑和无奈。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却又不知道究竟出于什么原因,还愿意一次又一次乐此不疲地和他聚会。
同往常如出一辙,他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说教”,几乎是和烤串摊飘来的那充斥着浓郁羊油味儿一道接踵而至。屈奋进又一次滔滔不绝地给他们讲述起上学的至关重要性,苦口婆心地说道,他们如今仅仅凭借着一身力气打工,未来断然不会有太过美好的前途。况且,将来等到力气耗尽,再也抬不起这般巨大的灯箱时,那又该如何是好?
张彼得听了这番话,却是一脸的不以为然。在他的心中,早已把这些话视作了无情的嘲讽,仿佛是在嘲笑自己没有学历。然而,令人感到愤愤不平的是,屈奋进自己不也还没考上大学吗!他究竟有何资格去对一个已经早早开始为家里补贴家用、肩负起家庭责任的张彼得评头论足呢?
自己呢?叶凡当时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说实话,他自己也完全摸不着头脑,一片混沌。总之,在第二天,他就毅然决然地辞掉了这份工作。至于其中的原因,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真的就是因为屈奋进所说的那些话的缘故,让他深深觉得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叶凡家本来就是开店的,在家里帮忙卖点东西不就行了,何必非要去别人那里辛辛苦苦地打工呢?仔细想想,家里的店有着熟悉的环境和亲人的支持,做起来或许会更加得心应手。而在外打工,不仅要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还要承受他人的说教和压力。
从那天开始,叶凡似乎每天早上起来都是一副迷迷糊糊的样子,然后就到店里待着。有时候,他也会跟着父亲前往音像批发城去进货。在这频繁的进货过程中,那些CD的进货价格,他早已了然于心,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小伙子,这CD十块钱一张可以卖么?”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顾客,带着些许期待的神情问道。“十块钱啊?那是进价。”叶凡竟毫无顾忌地脱口而出。“十块钱,进都进不来。”母亲程敏见状,神色瞬间变得紧张,立刻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稳稳地站在了叶凡的前面,赶忙对顾客说道。此时的叶凡,意识到自己的失言,满脸通红地退到了后面,心里也深深感觉出自己说错了话。进价怎么能轻易告诉顾客呢?这可是生意场上的大忌啊!
就这么着,他在店里晃晃悠悠地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在这一个月里,店里的各种商品他基本上都卖过,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顾客他也都见过。有些顾客他还能勉强应付,而那些实在应付不过来的,就都由他妈迅速出面代劳了。
那个时候存在着一个显著的特点,来旅游街的可不就是外国人居多嘛!叶凡在这方面倒是有着一定的优势,他的英语口语还算凑合。每当有外国人踏入店门,他便能自信满满地嘚啵两句英语,凭借着这不算十分流利但也能基本交流的英语水平,成功地卖出一些东西。
前一阵子可不是嘛,有一个姓周的马来西亚人来到了我们家购买中国连续剧的光碟。谁能想到,今天他竟然又来了,而且看样子又是带着旅游团一同前来的。
刚开始的时候,叶凡对这个人并未予以过多的关注。只因为他算不上店里的常客顾客,而且看起来跟他妈妈十分熟悉。每次他来,精心挑好电视剧光碟后,便会毫不犹豫地掏出钱来。那钱里面,大部分都是人民币,其中还零星夹杂着几张美元和令吉。然而,妈妈每次都会婉言谢绝,从不收钱。
其中的缘由大概是,他每次前来,都会引领着大量的马来人旅游者。这些旅游者大多对中国的丝巾情有独钟。店里那几年啊,就靠着卖丝巾这一项,着实挣下了不少的钱。
同往常一样,每次挑完光碟,他都会动作娴熟地从兜里掏出一支沙龙香烟,然后用打火机点燃,悠然地抽起来。为了不耽误生意正常进行,母亲贴心地给他端来了一把折叠椅子,微笑着示意他坐在店面靠里的位置。他依言坐下,随即就开始聊起那些每次来内海市都要重复一遍的话题。
诸如当下经济的不景气,这家店里应该进一些紧跟潮流的新商品啊,现如今做生意都是国际化的了,卖东西也确实需要学一些英语啊!诸如此类的话语,每次来他都会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但叶凡的妈妈每次听,都像是第一次听到似的,在那里不住地点头,神情专注而又诚恳。
周伯伯抽了一口烟,目光转向叶凡,对叶凡妈妈说:“你的孩子现在在干什么?”“他刚毕业,正在等着找工作。”叶凡妈妈程敏连忙回答道,脸上流露出一丝隐隐的担忧和期待。
“毕业了?什么学历?”周伯伯一脸关切地问道。“高中。”叶凡稍显拘谨地回答道。“你不考大学么?”周伯伯眉头微皱,再次追问道。“不考了,我们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没考大学的,而且我想用电脑干点什么。”叶凡抬起头,目光坚定地回答道。
“你叫什么名字?”周伯伯似乎还想对叶凡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叫叶凡。”叶凡声音洪亮地回答道。
“哦!喜欢电脑啊!叶凡啊!我问问你这个大学你想上不想上?”周伯伯目光温和,语重心长地问道。
“哪个大学?”叶凡满脸好奇,眼睛睁得大大的,迫不及待地问着。
作者:赵同
斜杠青年,朝三暮四,比上不足,笔下有余,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怕折腾,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