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张扬跋扈,总觉得我为什么要在意那么多?话说出来我自己开心不就好了吗?说个话都要这么累,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现在,年龄增长,经历越来越多,才明白人生本来就很累,说话是人生的一部分,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
【学会说话的前提,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伏尔泰曾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要察言观色,学会聆听对方内心深处的意思,而不要只看表面。
1. 不要抢话,接话太快,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打断别人的思路。等对方把话说完,确定没有说下去的意向再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你总有机会表达自己,不要着急。
2. 不要让交流成为自己的独角戏。要控制住自己,在心底给自己叫停,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3. 在别人说话的同时适当的给予回应,比如点头,微笑,“嗯嗯”,“原来是这样”,表示自己在认真听对方说话。
只有学会倾听,懂得倾听,才能在对方的话语里找到交流的关键和重点。
【对谁都要好好说话】
1.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性格,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所以说话要找准对方的兴趣点,对方喜欢听什么就聊什么。先询问对方,了解对方
2. 不要硬碰硬的过分强调自己的喜好,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极力反对。
3. 好好说话不只是内容,还要注意语气,语调,分贝,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柔和的语气,平缓的语调,面带笑容,不指责对方说话内容。不是嗓门越大,咄咄逼人,才越显气势。
4. 嘴甜一点,说话不要怼人,学会服软,学会柔声细语。
没有人会不喜欢一个好好说话的人。
【说出去的话,覆水难收。三思后说】
1. 确认自己的说话目的,再说话,说话讲重点。
2. “毒舌”不是真性情,看似心直口快,实则是低情商。“我说话比较直接,你别在意,我也是把你当朋友才这么说的。” 逆耳的话少说
3. 不翻旧账,不揭人短,更不要无中生有,对人口出羞辱之词。
4. 不能太浮躁,太任性,少一点戾气,多一点温柔和美好 ,不要见人就怼。
5. 拒绝别人,不要做的太绝,不要打击别人,伤自尊,尽可能得体一些。
【不要过分炫耀自己】
1. 不要站在制高点告诉别人,“你是错的”,然后自以为是的展开科普,班门弄斧的人,一是不自信,二是爱出风头,用批判对方的差劲来凸显自己的优秀。
2. 不要口无遮拦,守口如瓶的秘密一定不能告诉别人。
3. 不要自以为是,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总是急着炫耀自己很懂,很有见解,反而显得自己浅薄。
4. 人只有在自卑的时候,才会去嫉妒别人,而不断强调自己的好。
【别吝啬你的赞美】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曾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
1. 赞美是种力量,人得到认可后会满心欢喜,别人有不足是可以说出来,但赞美也是少不了的。
2. 不要吝啬赞美,也不要虚伪的夸赞,要发自内心,多发现一个人的闪光点,也是发现你自己的闪光点,让自己变得更阳光。
3. 赞美一定要落实在具体的细节上。
4. 不要给别人泼冷水,要多赞美,而不是言语刻薄的人。
【内心宽广,控制情绪】
1. 情绪激动无法控制时,深呼吸三次,给自己几秒思考的时间。
2. 情绪是感性的,但成功是理性的。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敞开心扉,不要成为小气的人,总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3. 一个人心胸有多宽,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这个人能走多远。心胸开阔,尽量多去用美好的眼光看这个世界,试着去放开那些你在意的小事,宽容别人,不要总为小事斤斤计较。
【沉默,幽默,抱怨】
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学会闭嘴。”
1. 总会有人觉得沉默是软弱,就是一种让步。其实沉默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方式。面对争执,沉默就是最好的办法。
2. 解决争端虽好的方式就是幽默,没有人会不喜欢一个开心果。用熟知的梗,增添谈话的风趣。
3. 契科夫曾说“你们只要没有活到大难临头,就不要抱怨,不要发牢骚!样样事都会发生,人事是千变万化的!”
生活纵使虐你千百遍,也不应该将这些抱怨全部散播给你朋友,没有人有义务看你的苦瓜脸,听你的牢骚,抱怨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抱怨便是心胸狭隘,不够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