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教学反思

《四季之美》是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作者清少纳言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四季的独特美景。

第一课时,我以单元导读页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要点。紧接着,我出示了几组成语,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很快发现这几组成语描写的分别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随即,我引出课题《四季之美》。其实,如果导入部分让学生自己谈一谈眼中的四季,再读课文比对,就会发现文中描述的四季之美与自己眼中的四季之美截然不同,进而感受作者独特的视角。

在认读词语时,我特别强调了“凛冽”“红晕”两词。因为大多同学总把“凛”读成“ling”。“晕”是一个多音字。

由于学生基础不好,在指导会写字时,我特意把拼音和组词全部出示出来,引领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同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难写的字,给其他同学提醒。同学们积极性很高,精准提到“黎、漆”下面不是水。“逸”里面是兔,“免”不是兔,没有一点。“幕”下面是巾。在学生交流完毕后,我又指导学生“黎、漆、幕”撇捺舒展才美观。然后让学生在本子上进行练写。我进行巡视指导。此处如果能出示一两个学生的书写让同学们进行评价,对于写正确和写美观应该更有效。

为了让学生区分形近字,我出示幕、慕、暮、墓四个形近字进行辨析,并识记。本课成语“心旷神怡”课上只让学生进行了认读,未理解词意。如果此处能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心旷神怡”的意思,内容会更加完整。

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设计了两个简单的问题: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2.用横线画出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第一课时,我安排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请同学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圈出作者描写的景物。通过形容词,让学生发现天空颜色的变化;通过对比阅读,品味动词,让学生感受天空颜色变化的动态美。再次朗读后,进行总结:春天之美,美在黎明,美在天空颜色变化的动态美。最后以填空的形式,辅助以图片,帮助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整体来说,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比较具体。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简单回顾后,请同学们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小组交流2-4自然段,圈出各季节描写的景物,画出自己有感触的句子进行交流。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由于指导不够明确,板书不够具体,朗读指导也不到位,学生积极性大受影响,学习较为肤浅,缺乏应有的美感。第二课时还需继续再优化设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在本校执教了《四季之美》这一课。 《四季之美》这篇散文,语言非常优美,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作者清少...
    李荣耀_0e5d阅读 12,353评论 0 1
  • 《四季之美》是第七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王荣生教授说:“我们阅读散文就是要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
    莲韵奇珍阅读 4,145评论 0 1
  • 《四季之美》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散文。文章采用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
    转儿hao阅读 13,104评论 0 1
  • 《四季之美》是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写的一篇优美散文。它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文章采用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夏、秋、...
    李振伟1阅读 5,921评论 0 0
  • 《四季之美》是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写的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者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
    向超丽阅读 1,37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