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 谓名位与利禄;名声与利益。众所周知,名利这个词在中国被无数的古今人士所批判,似乎一个人粘上了“名利”的标签后,就一定成为了一个被利禄驱使的奴隶。
在《尹文子·大道上》如是说:"故曰礼义成君子,君子未必须礼义,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无名利。"从句中不难看出,得名利者为小人也,而君子皆是淡薄名利的。
又如:近代郑板桥所述——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几番风雨几晴和,愁水愁风愁不尽,总是南柯。此句也不难理解,追求名利就是像在南柯之梦中,醒来就了无痕迹一场空。
再如:邹韬奋的一段话说道:一个人光溜溜地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更多得到他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此番高论也道出了对名利的不满,认为只要做有益的事情,名利就是无所谓的,是无需追求的。
从上面的古今名人的语录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名利”是百无一利的害人之念,绝对没有什么好处而言。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百无一利之虚名却被讨论了几千年而仍未断绝呢?是现代的人们看不清时事吗?还是人类真的为了追逐这样的虚名而无法自拔吗?可能这些答案都不是事实,都是一些沽名钓誉般的掩饰。
“名利”是获得别人尊重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也许此标题一出,很多人就开始骂娘了。会说这就是狗屁不通的理论。各位看客,切莫着急,让我们看看现实是怎么样的。
当一个衣冠楚楚有名望的人,或者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政治家或者其他什么家来到一群人的面前时,试问,这些人会怎么看待他呢?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大家都会因为他已有的名气和财富将定义为——“人上人”。对于这样的“人上人”大家的态度是什么?难道是排斥?还是簇拥?我想多半是后者。那为什么簇拥呢?原因也不难得到,因为他们是有名有利的成功人士。于是乎,这样的人就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尊重,甚至是仰慕。
反过来说,一个普通人同样来到一群人的面前,即没有头衔,也没有名望,还没有财富。那这群人一下又会怎么对待呢?我相信对待的方式只有礼貌了。如果碰到一群势力小人,可能这个普通人还会无偿的获得一些尖酸和刻薄,更有甚者还会有些鄙视与嘲笑。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要淡薄名利吗?那一个平常人为什么没有一个有名利的人更容易获得尊重呢?
人都是“外貌”协会的忠实会员,(这里的外貌不仅指容貌,是泛指一个人的外在实力)当一个人被大众认识的时候,就已经被大众分成了三六九等。只不过这样的词汇太过于锋芒毕露,很少有人承认罢了。记得在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中,刘德华饰演的偷盗之人就对豪宅的保安说过这样一段话:你敬什么礼,难道开豪车的就是好人吗?当然这句话中的好人,我觉得应该宽泛的去理解,更准确的说法是——难道开好车的人就应该被尊重吗?这样的说法更贴合实际。这个问题在电影中的保安没有回答,但是从他表现出来的神态却告诉了我们肯定的答案。开着好车意味着你是一个有“利”的人,被尊重视乎是应该的。
名人演讲、名人签名、名人作秀、哪一个缺少了“名”。如果没有这个“名”还能有粉丝吗?到了现在的现实生活中更是这样,抖音里但凡想变现赚钱的,哪一个不是需要先有“名”的。哪一个是没有“名”而变现成功的。此乃——“名利双收”。
有“名利”的人更容易去做“利他”的事情
这个观点不用特别的解释。一个人有了“名利”就能一呼百应,就能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也能更容易产生追随者,所以有“名利”的人就更容易去做“利他”的事情。明星捐款、明星义卖、富翁扶贫等等,都是拥有“名利”的做起来更容易。(这里说的“利他”是真正的帮助,不包括沽名钓誉之辈或者掺假、虚伪之行为)因为他们首先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可以去无顾忌的帮助别人,而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有名气,也就拥有了更多的社会资源,而这些资源让他们更容易调动起来达到“利他”的目的;因为他们有号召力,有尊重和仰慕他们的追随者,更容易产生影响力,并利用影响力做更大的“利他”行为。
试想一下,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利他”行为就不会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涉及面也相对较窄。不仅如此,还很容易被别人嘲讽,理由很简单,别人会说:自己还没有活明白,又能给别人帮多大的忙呢?其实事实也是如此,一个人自己的生活还没有达到满足的时候,帮助别人也只能量力而行;一个没有“名”的人,想拉起一帮人去做“利他”的行为,前期的说服工作将远比有“名”的人困难的多。
“名利”虽然是身外之物,但只要追求的途径正确并能够正确的使用就应该不遗余力的去追求!
"名利"本身并不是贬义词,相反可能还是一种对于人走向巅峰的最有效的激励。有了一个追求“名利”的精神,才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古时有“十年寒窗、金榜题名”的成功故事,现代有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荣耀;过去有从贫穷到富翁的励志人物,现在也不乏商业巨子的励志故事;从前人们盼望的衣锦还乡的辉煌场景,到如今依然没有丝毫改变。这一切其实都是在追求“名利”。而有了这些“名利”,你的人生才是可圈可点的。“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是安慰那些还没有成功的人的。虽然成功人士很少,追求成功是一个艰苦甚至痛苦的事情,但是也许只有成功的人才能体会到成功的真正含义和乐趣。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聚光灯下的那娇子;每个人都向往成为财务自由的上等人;每个人也都喜欢被他人尊重和仰慕;每个人的心中都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就是人性,就是人的一种精神和物质的本能需求。是任何社会和理念也抹杀不了的。
“名利”是身外之物,但是“名利”也是人对社会的价值。如果连追求“名利”的心都没有,那只能用“淡泊名利”来给自己最廉价的怜悯了。
追求“名利”没有错,但如果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追求,就会产生问题。获得“名利”的路很遥远,也很坎坷,但只要你获得的“名利”名副其实就是此生最好的结果。
别再让“名利”成为道德的束缚,也别再让“名利”成为小人的标志,大胆的去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名利”,让你自己、你的家人都因此而感到荣耀吧。
让获得“名利”成为一个目标,成为一个奋斗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