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大出来,过华山路去康平路205号原荣家老宅,现在是徐汇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到门口已是中午11点半以后,大门紧闭。把我们这些老房子爱好者都关在门外。因当天还有几个地方要参观,且地点比较分散,要赶时间,再说,遗产日也没说中午有午餐休息时间嘛。隔着铁门,大家高一声低一句地和里面保安商量,大门总算开了一条缝,我们侧身鱼贯而入。
那是一幢三层洋房,灰色水泥外立面,两侧突出。木制窗户,上有密层窗檐,下有石头花饰雕刻。底楼方形的门廊上面是带意大利宝瓶栏杆的二楼阳台。进入屋里,眼睛就被那个柱头和栏杆上都有雕刻的木制楼梯所吸引。里面陈设一般,设备和那个年代的老房子差不多。因为房子周围比较逼仄,当时用的傻瓜相机无法拍全它。
走过上面有密密篱笆长长墙的康办,我们去了余庆路146弄,弄堂里的13号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故居,但目前有人居住,只能在外面看看。
很快我们就到了1936年建的余庆路190号市府机关幼儿园。这幢外表看起来属普通的住宅,里面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珍宝。从底楼往上是螺旋形楼梯,阶梯上铺着两端画有小脚丫的图案,怕调皮的孩子爬上栏杆,在栏杆外装着尼龙线网,靠墙一侧是色彩绚丽的玻璃画,画里有河流、水草、小鱼。下面的解说这些画是当年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出品。
记得那天有人介绍说是,那些画由孤儿院孩子发挥想象,所以才有那些遨游水里的鱼(他们向往自由自在的活着)。然后把这些画稿送去意大利,在那里做成玻璃画,再运回这里安装完成。这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仍然是一项大工程。
从楼梯上到二楼,是小二班等的教室,地上是条状大人字形和四小方块形的拼图地板。幼儿园底楼大堂正中间墙上有个像是小阳台似的设计,解放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曾经在这里住过,心想这里大概是他用来演讲的地方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