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会这样给自己找理由:当我在减肥时,和朋友一起吃了一顿火锅,然后安慰自己“偶尔吃一次也不会长胖”;当我想买的东西,看到同事已经在用了,我不想和同事用一样的东西,就暗示自己“这东西其实也没啥用”。
这些我们自己给自己找的理由,叫做合理化,也叫做决策后失调。
我们做出的所有决策,做出的选择绝对不是最好的,放弃的也不是不好的。
而在我们下了决定之后,大脑总会去思考做出选择的缺点和放弃选择的优点。并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然后,后悔,焦虑。我是不是做错了,另一个会不会更好?
为了降低这种不舒适感,我们会改变对所选事物的感觉,给自己做出合理化的解释。
然后我们会选择高度肯定自己做出的选择,同时贬低自己放弃的选择。
我在工作中也总是能看到二胎的家庭,当哥哥和弟弟发生争执后,多数妈妈会选择批评指责哥哥,让哥哥让着弟弟。
其实多数争执,哥哥和弟弟都有错。但是在妈妈的认知中,弟弟是弱者,需要被保护。如果批评弟弟,因为认知和行为的不一致,就会产生愧疚。
妈妈为了避免这种愧疚的负面情绪,下意识的避免认知失调的发生,多数妈妈会选择批评哥哥。
我们每个人都会给自己的行为做合理化,合理化本身也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
我们由于犯了错、愿望不能得到满足,为了安慰自己,掩饰痛苦,给自己找了一些理由去证明自己没错,让自己的心灵保持短暂的平和。
其实合理化,就是在对自己说谎。欺骗他人很容易被识破,但是欺骗自己,往往越陷越深,有的人会欺骗自己一辈子,有的人甚至都不能发现自己在对自己说谎。
以上。
要学会接纳自己,哪怕我一无是处,但我还是要喜欢这个一无是处的我,然后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世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