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这句话虽拗口,细品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有时我们在和对方沟通,我以为的和对方以为的可能相差甚远,这时就要反馈、澄清。有些家长对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是我生的,他的想法我自然很清楚”,但你以为的和孩子以为的真的是一回事吗?你有给孩子机会让他说出他想说的话吗?
听课时,刘老师讲到“助人自助”,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的理解是:帮助别人,对自己也是有帮助的。但刘老师解释的是:帮助别人,让别人有解决他的问题的能力。 这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授之以渔”,也是焦点中的“建构解决之道”:让对方有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是呀,我以为的“助人自助”和刘老师以为的“助人自助”是不一样的,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别人都和你一样。
小的时候,若晚上睡不着,别人总会给建议你:“可以数羊呀!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我试了这种方法,结果越数越兴奋,更睡不着了。我还纳闷,为什么别人都有效,我没效?我还不敢问!后来有人教我慢慢数呼吸,这就好多了。人到中年,偶尔听了一个视频,上面就讲到数羊这个事!羊的英文是sheep,数羊就是在数one sheep two sheep……,这个发音和我们的呼吸很像,原来数羊是数英文发音的sheep!
很多,我们都是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对的,没有深究,其实很多东西,我以为的和别人以为的是有出入的!确认一下吧,澄清一下吧,真正尊重对方,才能更好的沟通,尤其是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