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此以后,不过是过眼云烟 -
你的行动,何以能够自我救赎?
救赎,无关乎伟大,只关于更好的你。
当你默念“救赎”的时候,你能够感受到什么?
“救赎”,本来是宗教用语,用来表示拯救和赎罪之意。我会认为,救赎当中,有获得自由之意。那么,每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其实都需要救赎,这就意味着自我的释放,这才能获得自由。我认为,救赎无关于我们是否是一名教徒,而关于我们是否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当我默念“救赎”这个词语的时候,我开始有所启迪,我应该要更快更有效率地为自己行动,要拿自己的一些东西进行交换,这样才能为自己救赎······
而我发现,救赎,同时也有“赎回”、“偿还”、“履行”、“实践”的意思。如果我们要为自己救赎,“救”的含义,便暗示了我们应该马上行动,尽快去行动,这样才能偿还自己过去欠下来的“债”。我们,要以行动的实践,去履行自己的想要为自己救赎的心的承诺。
过往的我们幼稚懵懂,在成长的路上,会逃避很多问题,也没有及时面对和解决,加上低认知等综合因素,导致的一系列蝴蝶效应,以致于我们会在工作生活,感情生活当中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当我们对此有所意识的时候,便需要以行动去进行自我救赎,从而获得改变。
不论是困惑,还是迷茫,都只有行动才能解决。
为什么行动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呢?你的想法是什么?你心里的回答是什么?
你会不会想说:“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我懂”?
当你想说这样的话的时候,很大的可能性是,你还只是停留在胡思乱想的阶段,各种各样的想法游荡在脑海里,犹豫踟蹰,迟迟没有踏出那一步,于是,一直在焦虑茫然的状态之中徘徊。这样,你就困在了自己给自己设的局里。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自我帮助的行动,或者行动没有持续下来,你听到的关于行动的所有的警句,其实你并不会懂,因为那些话没有能够和你真的有关(什么是真的有关,可以查看一下文末相关文章),你也并没有那么热烈地想要进行改变,你没有那种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强烈渴望。
你的“热烈”更多都用在了胡思乱想焦虑迷茫的消耗里。变得更好,对于你还只是可有可无的,或许你生活当中的“痛”,还不足以比得上要去行动带来的“痛”,所以你一直在原来的地方游荡游荡,然后在心里无谓地呐喊着怎么办······
你一边呐喊一边焦虑迷茫,一边搜刮各种方法论,一边继续保持不行动。
你以为,别人的方法论就可以让你蜕变让你成长与救赎吗?我们总是喜欢自我欺骗,说起来自己都不相信。你的困惑,其实只能够在别人那里得到启发而已。
只有在你自己的行动当中,才有关于你自己的解。
行动为什么可以解救自己,其实我们可以先在这个角度获得认知,一个关于隐喻的思考:
想法是“轻”的,行动是“重”的。想想看,想法是游荡在脑海里面的东西是吧,是位于上方(上空)的,是属于意识性的思维,所以是轻的,而行动是能够切身落地的动作,是位于下方(地上)的,是属于物质性的实践,所以是重的。这里可以联想一下,“想太多没有用”的说法,因为想法没有落地所以没有分量,也就没有用,而行动是有分量的。
当一个人想太多的时候,他的身上只有想法萦绕不休,他没有行动的分量在,所以他就会失衡,失衡的表现都有什么呢?焦虑、迷茫、空虚······你会发现,这些东西也是轻的(意识的),轻的东西就会虚,也就会让你没有存在感啊,所以你也会感觉到自己其实很飘,因为你“轻”啊。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自己保持平衡,那当然就需要以行动的分量,来保持自己在物质世界的存在感。你会发现,你的行动会让你获得充实感,而行动的性质就是实的,它也有分量,不同于轻虚的想法。
当你迷乱在自己的空茫当中,就一定要以行动让自己落实下来。行动才能解救你的焦虑迷茫状态,因为行动的对立面就是想、犹豫、纠结这些扰人心智的小鬼。
关于行动,行动是做事情,但是要做有分量让自己成长的事情,能够获得成长复利的事情,能够让我们有所输出的事情,而不是一些让我们去消费的事情。
例如,纯粹的看书其实是一种消费,只是看书学习,会有一些启发和认知,但是没有输出就没有什么成长,再比如,你刷朋友圈,就是一种消费的事情,无法给你带来成长的事。相反,微信朋友圈却是人家张小龙的输出,这就给他创造了价值。
行动要参与和投入,切身地参与,投入所有能够投入的资源,而判断有没有投入成果,就是看有没有输出。输出是能够让你有效进行自我评估的方式,也是一种自我的督促,它会让你在进程中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和自己有关的反馈,这样就可以去不断地进行调整,慢慢看到自己意想不到的进步,慢慢地将自己从自我困局当中解救出来。
当你去行动之后,之前困惑的一些问题会间接地得到解决,很多情绪问题,对你来说已经不值一提了,因为你在行动当中获得了新的认知,面对情绪你已经有了关于自己的解决方式,另一方面是,行动的充实感和紧致感,会过滤掉不必要的负面情绪。
重要的是,行动当中,所有随你而来的发生,会让你对自己的行动有切身的体会与知悉,你能以当事人的身临其境,知道自己做这件事情的真实的感受和具体的反应。在与这件事情的交互作用当中,你会体认到这件事情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是否能在其中感受到发展了自己,而你愿意以之致力于你的整个人生,是否毫无反馈时你依然能够一往无前,甚至是否能够令你有使命感······
你会看到,它给你带来成长的可塑性,锻炼了你的什么优势特质,而你能够因此获得什么样的发展可能性。你会因为自己的亲身参与,而领悟到这件事情对于自己的作用,甚至是发生在你身上独有的领悟,而这些领悟会成为你的资本,作为你个人的思考方式,一直引领着你。这是任何其他的途径都给不了你的东西。重要的是,这些都是你自行了然的,重要的是,它们无法被剥夺。
行动,是拿自己一直以来的安逸或者无所事事的时间和精力,换取做重要事情的时间和精力。这就是行动的救赎意义。你要把一个本来可以更好的自己赎回来,用行动赎回来。
那些习惯于寻求娱乐的时间,无效社交的时间,自我消耗的时间,慵懒闲适的时间······有效地换成做事情的时间,这样去把那些时间赎换过来,用以做那些令你成长的事情。
成长的迷人之处在于,当你持续行动一个阶段之后,继着下一个迎面而来的阶段,你能够感受到自己发生的很多变化,无论是对于做事情本身的能力提升,还是对于自己的认识与了解,以及面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都会有很多自然的积极变化。
对于此,直到行动之后的你,可以向自己发问:
你经历过行动,你是否经历过持续行动?
在文字里获得力量的我,希望透过文字赋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来
在这里,见你所见~